愛爾蘭簡介:愛爾蘭共和國國土面積70282平方公里,人口450萬(2010年4月),絕大部分為愛爾蘭人。
官方語言為愛爾蘭語和英語。居民94%信奉羅馬天主教,其他信奉基督教新教等。首都都柏林,人口118.7萬。愛爾蘭位于歐洲西部的愛爾蘭島中南部,西瀕大西洋,東北與北愛爾蘭接壤,東隔愛爾蘭海同英國相望,海岸線長3169公里。愛爾蘭的外形像馬鈴薯狀(包含北愛爾蘭),西海岸多為懸崖、丘陵等(最高點為卡朗圖厄爾山,海拔1041米),島內地形比較平緩,多為農田,香農河(RiverShannon)、利河為其主要河流,島中央河谷地區(qū)湖泊、沼澤眾多,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2月3.2℃,8月16.2℃。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來到愛爾蘭傳播基督教及羅馬文化;1169年,愛爾蘭遭英國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為愛爾蘭國王;1916年,都柏林爆發(fā)抗英的“復活節(jié)起義”;1921年12月6日,英被迫允許愛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屬英國;1937年愛宣布“自由邦”為共和國,仍留在英聯邦內1948年12月21日脫離英聯邦。
1949年4月18日英承認愛獨立,但北部6郡仍屬變成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