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喬家的兒女》因其年代感十足的故事和飽滿純真的情感引發(fā)了許多觀眾的共鳴。
該劇以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縮影,折射出中國三十年社會的變遷。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洪流中,喬家人的生活可謂麻辣滾燙,裹挾著世俗人家的一地雞毛。這段粗礪的時光,憑借敘事、鏡頭以及人物等方面的雕刻,被細細打磨、柔化,叫人深深沉浸、共情。從1977到2008年,喬家人的故事跨越了三十余年,文學原著中細碎冗長的時光描寫很難在影像化的過程中一一還原,于是劇中的時間被合理地刪繁、精簡,演變?yōu)?0年代、80年代、90年代與2000年四條清晰的時間線。而伴隨這四條時間線依次上演的,是那些時代的縮影與符號,如機械廠、殘疾人廠,當年的“頂流”周潤發(fā)、費翔、鄧麗君、小虎隊等,造成萬人空巷的《大西洋底來的人》《大撒把》,還有收音機、呼機、大哥大、彩電,“晚婚晚育”、出國潮等。這些時代的標志帶來了濃烈的年代感,正中當代人的懷舊心理“南京元素”是《喬家的兒女》的亮點,也使得該劇成為一部具有地方美學的“地域劇”。劇中,喬祖望和街坊鄰居那一聲聲“擺得不得了”“腦袋滑絲了”“干么事”,將人迅速帶入南京人的生活氛圍;小籠包、煮干絲、牛肉鍋貼等美食,展現了南京人的口味與風味;紗帽巷、南京古城墻、夫子廟、玄武湖、中山陵、雞鳴寺、長江大橋等地標通過該劇又一次“火出了圈”。正是這些“南京元素”的加入,加深了電視劇的煙火氣和感染力,加強了觀眾的沉浸感,使該劇達到生活化的藝術魅力。該劇細膩的敘事,還體現在其交織盤結卻又獨立清晰的人物發(fā)展線索中。劇中以大哥喬一成為敘事核心,輻射出二哥喬二強、三妹喬三麗、四妹喬四美和小弟喬七七不同的敘事線索,同時還延伸至二姨家、鄰居吳姨家等的生活。每個人物的生活都有一條縱向的時間發(fā)展線,即長大成人、結婚成家等;而每個人物又都有橫向發(fā)展,即該人物的家庭組建、性格變化、思想轉變等??v橫結合使得劇集生動飽滿而又立體。但是,該劇始終緊緊扣住喬一成這一敘事核心,將看似散亂的人物故事圍繞于“家庭”?!凹彝ァ笔冀K是這部劇的中心,也是把人物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敘事動因。同時,《喬家的兒女》也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對生活的熱愛,更寄予著這樣的希望:生活可能會像喬家人一樣一地雞毛,但我們仍要勇敢地去愛、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