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或俄羅斯聯(lián)邦)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東歐北亞的大部分土地。
北臨北冰洋的巴倫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東瀕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濱大西洋的波羅的海、黑海和亞速海。與挪威、芬蘭、波蘭、中國、蒙古、朝鮮、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相鄰。隔海與日本和美國阿拉斯加相望。面積171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地域最遼闊、面積最廣大的國家,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11.4%。海岸線長3.4萬千米。境內(nèi)歐洲部分中部是俄羅斯民族興起的核心地區(qū)。
6世紀后逐漸形成封建部落聯(lián)盟。
882年基輔成為統(tǒng)一的古俄羅斯國中心。
988年皈依__。
12世紀為封建割據(jù)時期。
15-16世紀逐漸形成統(tǒng)一的俄羅斯國家。
15世紀末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莫斯科公國。
1547年后推行擴張政策,割占了鄰國大片土地。
19世紀末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
1917年11月7日成立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同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lián)邦(后撤銷)等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簡稱蘇聯(lián))。
1924-1940年,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哈薩克、吉爾吉斯、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摩爾多瓦相繼加入聯(lián)盟,蘇聯(lián)共擁有15個加盟共和國。
1990年3月-1991年12月,除俄羅斯以外的14個加盟共和國先后宣布獨立。
1991年12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聯(lián)邦,1992年4月17日宣布俄羅斯和俄羅斯聯(lián)邦同為國名。
1991年12年26日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最后一次會議通過宣言,宣布蘇聯(lián)停止存在。
1949年10月3日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