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mon College 是大學城首批開放的本科生居住院校之一,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學計劃(University Scholar's Program)的主樓,在大學城開放后,博學計劃由肯特崗校區(qū)搬遷至此。
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學計劃在行政上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個院系。此計劃每年只招收180人,屬于榮譽學位。博學計劃的愿景是提供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61303562學生自由的學習目標,提供跨學科,跨學院的博學課程。博學計劃的申請要經(jīng)過成績選拔,英語作文選拔以及面試等環(huán)節(jié)。錄取的標準綜合學生的學術(shù)潛能和課外活動成果,以及學生的激情,意志等方面指標。值得注意的是,博學計劃不是獎學金計劃,博學計劃的本科生可以申請國立大學的獎學金或者其他的獎學金。除了專業(yè)文憑外,博學計劃的學生畢業(yè)還將拿到博學計劃的證書?,F(xiàn)任院長是Prof. Wang Gungwu,東亞歷史學家。周邊同時建有西葉學習樓(west learning lobe),南葉學習樓(south learning lobe)以及一個多功能活動中心-Cinnamon Mutipurpose Hall。其中國大博學計劃的辦公室位于西葉學習樓。 Tembusu College 是大學城首批開往的本科生居住學院之一。住在這里的學生大多是本科生。新生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可以同時申請入住此學院。但是申請非常具有競爭性,申請要經(jīng)過英文作文以及面試等環(huán)節(jié)。一年只能容納200到230人入住。Tembusu College提供5個跨學科課程?,F(xiàn)任的學院院長是原新加坡大使,前聯(lián)合國大使以及前國大法學院院長Prof. Tommy Koh。周邊同時建有西葉學習樓(west learning lobe)以及一個多功能活動中心-Tembusu Mutipurpose Hall. Alice & Peter Tan College (原名為Angsana)是大學城第二批開放的本科生居住學院之一。本名為Angsana College,后由于Alice & Peter Tan的捐款而改名為捐款人的姓名。住在這里的學生與Tembusu College一樣,大多是本科生。新生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可以同時申請入住此學院,申請模式與Tembusu College的申請是相同的,非常具有競爭性,也要通過筆試和面試的環(huán)節(jié)。一年只能容納200到250人入住。周邊同時建有一個多功能活動中心和學習樓。 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Yale-NUS College)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合作建設(shè)的院校。此院校將仿照美國的自由文科教育體系(liberal arts),提供給亞洲學生一個新的教育模型。建成后將成為亞洲首個提供自由文科教育的院校。耶魯-國大院校將來為社會培養(yǎng)高潛能的領(lǐng)導(dǎo)人才和有素養(yǎng)的世界公民。目前,此院校還在建設(sh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