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Qomolangma),簡稱珠峰,又意譯作圣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之上,終年積雪。
高度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第二名:喬戈里峰“喬戈里”,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喬戈里峰位于北緯35°53′,東經(jīng) 76°31′,坐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一側(cè),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葉城縣境內(nèi)。
1954年7月31日, 意大利探險(xiǎn)家里諾·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里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rèn)的攀登難度較大的山峰之一。其實(shí)K2還有一個(gè)別稱—“一座拒絕女性的山峰”,自有登山記錄以來,K2的死亡率一直非常高,而女性登山者不超過10名,在其中多數(shù)在攀登過程中遇難,抑或登頂之后過了一段時(shí)間也遇難,所以K2有了這么一個(gè)綽號。第三名: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座落在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尼泊和印度邊界,東經(jīng)88°09′01″,北緯27°42′09″,海拔高度為8586米,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duì)的G·班德、N·哈迪、J·布朗和T·斯特里塞爾四人首次登上頂峰。干城章嘉峰山麓據(jù)說是“雪人”頻繁出沒的地方。
20世紀(jì)60年代,印度導(dǎo)演薩蒂亞吉特·雷伊拍攝了電影《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峰位于尼伯爾和印度的邊界,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M高峰中,位置最東的一座,無論從任何一個(gè)角度來看,干城章嘉都有著寬闊巨大的山體,由四個(gè)不同的峰頂組合出的巨大山塊。分別是8586米的主峰、8505米的YalungKang(亦稱為干城章嘉西峰),8491米的南峰(亦稱干城章嘉二峰)與8482米的中央峰.8505M的YalungKang由于山形突出,距主峰稍遠(yuǎn),獲得幾支登山隊(duì)的青睞而專攻此峰;有些人認(rèn)為應(yīng)獨(dú)立為世界第15座8000米高峰,如果這樣YalungKang就是世界第五高峰,還比馬卡魯高一些。但一般登山界并不接受這種說法,還是將YalungKang視為干城章嘉的一個(gè)側(cè)峰。第四名:洛子峰洛子峰,藏語稱之為“丁結(jié)協(xié)?,敗保馑际恰扒嗌烂驳南膳?,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地理坐標(biāo)為北緯27.96°,東經(jīng)86.93°,為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意為“南面的山峰”,就因?yàn)樗靥幹槟吕尸敺逡阅?公里處,兩峰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所說的“南坳”。洛子峰藏語稱之為“丁結(jié)協(xié)?,敗?,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肯為界,其東側(cè)在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境內(nèi),其西側(cè)屬尼泊爾王國。洛子峰的特點(diǎn)是:山勢雄偉險(xiǎn)峻,巨大的活動(dòng)冰川、冰崩、雪崩頻繁,特別是大本營至一號營地都是千年的冰磧和巨大的冰川所覆蓋,地形又是錯(cuò)綜復(fù)雜、路線長,冰坡度大,有數(shù)不盡的巨大冰裂縫,同樣三、四號營地也是攀登洛子峰最艱難的路段,雪崩頻繁,常有較大的高空風(fēng),積雪深度平均有60--65公分,冰坡度為75度,在有些地段可達(dá)85度以上。第五名:馬卡魯峰馬卡魯山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于東經(jīng)87.1°,北緯27.9°,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其西北直線距離24公里就是珠穆朗瑪。沿西北山肯和東南山脊為界,其北側(cè)在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境內(nèi),南側(cè)屬尼泊爾。馬卡魯山有五條主要山脊,分別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衛(wèi)峰名叫珠穆隆素峰,海拔高度為7816米。西北山脊的衛(wèi)峰為馬卡魯2峰,海拔7640米。東南山脊的衛(wèi)峰稍高,海拔8010米。這些峰體上都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著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鋸齒型的陡崖和裂縫,冰崩雪崩也十分頻繁,所以馬卡魯峰的攀登難度極大:在前16次馬卡魯峰的攀登活動(dòng)中,只有5次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