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位被學術上稱為中國近代史的“史學四大家”一、錢穆錢穆先生是一位奇才,他的最高的文憑僅為高中,取得如此成就全靠自學成才。
錢穆先生被中國學術界尊其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后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他一生寫了1700多萬字的史學和文化學著作。美國耶魯大學在授予錢穆名譽博士學位時的頌詞是這樣的:你是一個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監(jiān)護人,你把東方的智慧帶出了樊籠,來充實自由世界。
二、呂思勉呂思勉是史學界公認的書籍讀得最多的學者,呂思勉先生一生治學極為嚴謹,其對歷史文獻的質疑非常值得我們敬佩。呂思勉先生多次在其著作中提出學習歷史的意義,三點:其一、說明社會進化的真相。其二、知今日情勢之所由成。其三、臆測將來。唯一遺憾的是呂思勉先生的作品晦澀難懂,畢竟是大師,適合學術研究略顯枯燥無味。
三、陳垣陳垣先生主要著作貢獻在于宗教的研究,其對已消亡的外來宗教,如火祆教、摩尼教、一賜樂業(yè)教做過專門研究;也就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國的興起和流傳寫過不少論著;對中國本土的道教,也撰有專書。他的宗教史研究,是中外文化交通史研究的重要內容。陳桓先生的“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溫教考》、《開封一賜樂業(yè)教考》、《火祆教入中國考》、《摩尼教入中國考》)使他登上史壇,走向世界,也為民國學術史增添了具有世界意義的光彩一筆四、陳寅恪陳寅恪,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于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身為四大史學家之一的他,還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陳寅恪曾在講課中言:“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F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贝恕八牟恢v”真大師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