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丘,克服失明缺陷,以頑強的毅力織出了精神之網,《左傳》、《國語》彪炳史冊,在中國史上寫下光輝一頁,頑強的毅力燃燒著生命,跨越了千年,沖擊著現代人們健忘的精神世界,染出一片血色的天空。
2、霍金,用僅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敲擊鍵盤,屏幕上出現這樣的話:“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我又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陛喴紊线@近乎天籟的聲音讓臺下掌聲雷動,它以堅強和樂觀感染了身邊人,鼓勵了人們精神的成長。
3、一代藝術大師梅蘭芳,年幼拜師學藝時,師傅認為他天生一雙死魚眼,不適合表演,然而,梅蘭芳面對眼睛上的缺陷,并未悲觀失望,而是直面缺陷,每天對著鏡子勤練眼神,最后終于彌補缺陷,成為名噪一時的藝術家。
4、臺灣著名女主播陶晶瑩也是一個敢于直面缺陷的人。剛出道的她,因為沒有漂亮的容貌而不被觀眾認可,可她沒有悲觀嘆息,而是直面容貌上的缺陷,不斷充實自己,最終以自己的機智幽默征服了觀眾,成為最受歡迎的女主持之一。
5、海倫·凱勒在一歲半時,由于一場大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她并沒有放棄,始終頑強地學習著,工作著,最終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并獲得了由總統(tǒng)頒發(fā)的“自由勛章”。
6、殘疾作家史鐵生在殘缺中獲得了完美的人生。
7、星光大道2007年度總冠軍楊光 。他模仿馬三立講相聲,模仿單田芳聲音講的評書,模仿曾志偉主持,模仿我愛我家中爺爺的扮演者文興宇的聲音,極為逼真!現場模仿畢福劍,有模有樣。模仿劉歡唱歌,嗓音高亢,幾可亂真。仿佛劉歡在現場唱歌。被模仿的這幾個人的聲線都不相似,難度大,但是模仿的效果非常逼真。 楊光彈得一手好鋼琴,自彈自唱。他和奇志配合說相聲,非常自如,根本看不出他和一般人有什么異樣。 最令人震撼的是,當他最后唱一曲《如果你是我的眼》這首歌曲時,觀眾們才知道:這名多才多藝,能作詞作曲,能朗誦,能唱歌,模仿很逼真,能彈一手好鋼琴的人,竟然是一位盲人。楊光在8個月大的時侯,就雙目失明了。
8、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是一個有缺陷的人,小時候是一個脆弱膽小的學生,在學校課堂里總顯露一種驚懼的表情。他呼吸就好像喘大氣一樣。如果被喊起來背誦,立即會雙腿發(fā)抖,嘴唇也顫動不已,回答起來,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然后頹然地坐下來。由于牙齒的暴露,難堪的境地使他更沒有一個好的面孔。像他這樣一個小孩,自我的感覺一定很敏感,常會回避同學間的任何活動,不喜歡交朋友,成為一個只知自憐的人!然而,羅斯福雖然有這方面的缺陷,但卻有著奮斗的精神——一種任何人都可具有的奮斗精神。事實上,缺陷促使他更加努力奮斗。他沒有因為同伴對他的嘲笑而減低勇氣。他喘氣的習慣變成了一種堅定的嘶聲。他用堅強的意志,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顫動而克服他的懼怕。沒有一個人能比羅斯福更了解自己,他清楚自己身體上的種種缺陷。他從來不欺騙自己,認為自己是勇敢、強壯或好看的。他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可以克服先天的障礙而得到成功。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tài)。雖然他的演講中并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tài)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tài),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由于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yōu)橘Y本,變?yōu)榉鎏荻巧厦u巔峰。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9、一些胖名人也坦然自若地展示著才情和獨特的魅力,如香港藝人“肥姐”沈殿霞,“肥貓”鄭則仕,央視著名主持人張越,著名歌手韓紅…… 10、德摩斯梯尼(前384—前322年)古希臘卓越的雄辯家和著名的政治家。他天生口吃,嗓音微弱,還有聳肩的壞習慣。在常人看來,他似乎沒有一點當演說家的天賦。為了成為卓越的政治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做了超過常人幾倍的努力,進行了異常刻苦的學習和訓練。他最初的政治演說是很不成功的,由于發(fā)音不清,論證無力,多次被轟下講壇。為此,他刻苦讀書學習,他虛心向著名的演員請教發(fā)音的方法;為了改進發(fā)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讀,迎著大風和波濤講話;為了去掉氣短的毛病,他一邊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邊不停地吟詩;他在家里裝了一面大鏡子,每天起早貪黑地對著鏡子練習演說;為了改掉說話聳肩的壞習慣,他在頭頂上懸掛一柄劍,或懸掛一把鐵權;他把自己剃成陰陽頭,以便能安心躲起來練習演說……經過努力,他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說家必須聲音洪亮、發(fā)音清晰、姿勢優(yōu)美、富有辯才的演說家。
11、愛爾蘭作家布朗,一生下來就患了癱瘓癥,到5歲時,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頭部、身體、雙手和右腳都不能動彈。
5歲那一年,一天,他的妹妹用粉筆寫字,他從中受到啟發(fā),忽然伸出左腳將粉筆夾過去,在地上勾畫起來。一年后學會了寫26個英文字母。從此,母親教他讀書認字。他喜愛狄更斯的作品。后來,他學會了用左腳打字、畫畫,并開始作文和寫詩。他把打字機放在地上,用左腳打字、上紙、下紙和整理稿紙。每打一張不知要消耗多少精力和時間。
21歲時,終于出版了第一部自傳體小說《我的左腳》,16年后又出版了另一部小說《生不逢時》,成為國際暢銷書,15個國家出版了這部書,還改編成電影。他在48年的短暫一生中,共創(chuàng)作了5部小說,3本詩集。這些都是靠一只左腳的腳趾打成的。
12、英國著名詩人拜倫從小跛足,身體虛弱。有一次,體格健壯的頑皮學生印司當眾羞辱他,強迫他把一只腳放進竹籃繞操場走一圈。拜倫很想揍他,又因身單力薄,只好忍氣吞聲,一瘸一拐地繞操場走起來。事后,他想自己受印司羞辱,就是因為體弱,于是從第二天起,他開始參加各種運動,鍛煉身體。為了減肥,還節(jié)制飲食。不久,學校舉辦運動會,他參加了拳擊比賽,又恰好跟印司分在同一個組。人們都認為跛足拜倫注定要輸,可是結果恰好相反,健壯的印司被拜倫一拳擊倒在臺上。
13、2008年11月13日,中國殘聯(lián)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作家張海迪當選為第五屆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主席。
17日凌晨,張海迪更新了博客,她以“我的留戀”向作家生涯暫作告別?!敖窈?,我將以不同的方式繼續(xù)為社會服務。少女時代我曾說,活著就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如今我的理想實現了?!?3歲的張海迪將面對她人生新的歷程和轉型。這也再次讓人們回憶起那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年代,回憶起當年那位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偶像。她的故事家喻戶曉——5歲時因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她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先后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本科和碩士的課程,為一代青年人樹立了榜樣。
2008年11月13日,張海迪當選為第五屆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主席。
53歲的她,開始了人生新的旅程。她的當選,也讓很多人的思緒再次飄回那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年代,想起當年那位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偶像“海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