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游戏,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留求藝—您的留學規(guī)劃師

什么是“水門事件”

242次

問題描述:

什么是“水門事件”,在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薦答案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溫暖的陽光,清新的海風,茂密的樹林,松軟的沙灘,構(gòu)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濱風景畫。畫里還有錯落有致的幾幅別墅,那是美國總統(tǒng)在佛羅里達的比斯凱恩灣的 寓所。正在這里度假的尼克松總統(tǒng),心情和這天氣、景色一樣的好。 4個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總統(tǒng)在他的對外政策首席顧問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從而結(jié)束了兩國之間20多年的敵對狀 態(tài)。此舉贏得了世界輿論的廣泛贊揚和美國人民的普遍歡迎,尼克松的聲望大振。 1個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蘇聯(lián)領導人會談,達成了關于限 定美蘇雙方各自擁有 2個反彈道導彈發(fā)射場的協(xié)議,讓世界在日益升級的軍備競賽中 看到了一絲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矚目政績的尼克松總統(tǒng),今年任期已滿,他正躊躇滿志地開始了競 選連任的準備工作。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還放著一份競選備忘錄。在他的案頭, 放著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回憶二次大戰(zhàn)的書著《勝利與悲劇》,這本書他已讀了幾遍, 他想進一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尼克松并沒有意識到,正當他向勝利的高峰攀登時,悲劇也在悄悄地向他襲來。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發(fā)上,漫不經(jīng)心地瀏覽當天的報紙。他有早讀的習慣, 看報就像吃早餐一樣必不可少。 《邁阿密先驅(qū)報》第一版左側(cè)的一段小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標題是:“企圖 在民主黨總部裝竊聽器的邁阿密人在華盛頓被拘留”。 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部去實施竊聽,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報道說,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個人在華盛頓的水門大廈被捕,民主黨全國委員 會總部就設在該處。這5個人中,有4個是從邁阿密去的,其中一個自稱是中央情報局 的職員,另 3個是古巴人。他們隨身攜有照相機和電子偵察設備,是戴著橡膠手套安 裝竊聽裝置時被發(fā)現(xiàn),當場被捕的。 據(jù)尼克松自己在回憶錄中說,他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段新聞荒謬得很,古巴人到美 國民主黨總部來裝竊聽器,真會開玩笑。所以,他把報紙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暢游了好久。后來他甚至覺得,這是有利于他競選連任的消息,因為它可以聲明, 由于有“左派”之稱的競選對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戈文一向?qū)虐涂ㄋ固亓_政權(quán) 采取謙讓政策,在美國國內(nèi)的古巴僑民都害怕這一點,故在民主黨總部實施盜竊。這 樣的消息傳播開來,可以狠狠打擊民主黨。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簡單,那么如意。被捕的 5個人中,那個自 稱是中央情報局職員的麥科德,實際上是尼克松的“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的安全顧 問,其余 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的特工人 員。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如此前景的麥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門事件很快變成了新聞 界熱炒、全國關注的爆炸性新聞。 專門辭去司法部長職務、充任尼克松的競選連任委員會**的米切爾,不得不向 新聞界聲明,在水門大廈被捕的那 5個人的行為,純屬他們的個人行為,與本委員會 毫無關系。 民主黨展開了攻勢。它們對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和這伙竊賊提出民事訴訟,要求 賠償100萬美元,后來又增至640萬美元。當時它們并沒有想到,它們本來可以得到的 更多——當然,并非是指金錢的數(shù)額。 兩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華盛頓郵報》的一則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來。報道 說,從被捕的人員隨身攜帶的通訊錄中,發(fā)現(xiàn)了曾在白宮任職的前中央情報局特工人 員,他叫霍華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級顧問科爾森手下任職。聞此消息的白宮,像 挨了地震。 昨天剛從度假地返回華盛頓的尼克松,見報后馬上召來其心腹、白宮辦公廳主任 霍爾德曼商談此事。一個多小時很快過去了,似乎還沒有找到萬全的對策。下午繼續(xù) 探討同一個問題。情況不明而又怕牽連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爾德曼如實告訴他,在 我們“自己人”中,不管屬于哪一層次的官員,是否已經(jīng)使我們卷入這個尷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調(diào)查與口供,如果進行深查細究,會不會讓民主黨抓住把 柄,對我們競選不利。據(jù)尼克松日記記載,米切爾曾在電話里神秘地告訴霍爾德曼別 卷入此案。但此時霍爾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證,白宮的官員不會被牽涉到此案中, 米切爾也與此事無關,盡可以放心。聽到這一保證,尼克松擔心被信心所取代,他決 定采取以攻為守的策略。 然而,霍爾德曼還告訴他,查究水門行動的主使人已經(jīng)查到競選連任委員會財政 組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身上,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正在追查因水門事件被捕的麥科德身上攜 帶的款項,該款項很可能出自競選連任委員會。“必須阻止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追查那筆錢的 來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說。后來,中央情報局的一位高級官員授權(quán)向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 代理局長打電話,請他“別管這件事”,因為在這兩個局之間,早有互不干涉對方秘 密行動的協(xié)議。 盡管白宮利用其執(zhí)政的權(quán)力進行掩蓋和阻撓,檢察機關對水門事件的調(diào)查仍在進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證據(jù)之后,在這一事件中當場被捕的麥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訴,同時被起訴的還有中央情報局的特工人員霍華德·亨特和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 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 盡管有水門事件的陰影纏繞,尼克松爭取連任的競選依然搞得有聲有色。大選前 夕的10月26日,從巴黎回國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國人民公布他與北越代表黎德壽進行 一系列秘密會談的成果,宣稱:“和平即將到來?!边@給尼克松政府的政績本上又增 添了濃重的一筆。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們國家的過去和將會妨礙它的未來的激進集團”。他針對麥戈文借口水門 事件攻擊他的政府是“最腐敗的政府”一說進行抨擊道:“這些年來批評美國的制度 已變得很時髦。批評者們堅持認為,它是如此偏頗,如此腐敗,如此不義,以致我們 應該摧毀它,用別的什么東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國的制度。” 麥戈文顯然不是尼克松的對手。在中學時代就以擅長演講和辯論著稱的尼克松, 巧妙地將對手指責他和他的政府的腐敗,變成了攻擊美國制度的腐敗。盡管水門事件 的許多事實已經(jīng)揭露,但美國選民們似乎對此并不太在意,他們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績,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選結(jié)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選民票和520張選舉人票, 而麥戈文只獲得 34%的選民票和17張選舉人票。這是在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歷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懸殊的票數(shù)決出勝負的一次。 以米切爾為首的總統(tǒng)連任競選委員會成員個個喜形于色,他們似乎忘記了還有 7 個“難兄難弟”因水門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監(jiān)獄里接受審訊。 尼克松滿面春風,走馬上任,開始了新的一屆總統(tǒng)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連 任就職演說中,他還沒有忘記抨擊他的對手:“在每一個關鍵時刻,我們總是受到那 些認為美國一無是處、絕少正確的人們的困擾。但是,我深信,這不是歷史對我們有 幸經(jīng)歷這些非凡的年代的評判。”他在演說中自豪地用了一連串“讓我們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稱“本世紀美國的經(jīng)歷在世界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水門事件的陰影并不因為尼克松滿面春風而消散,相反卻一步步向他逼來。 當尼克松在臺上發(fā)表連任就職演說時,對水門事件被告的審訊也在抓緊進行。這場審 訊從1月8日開始,被告在巨大的壓力下開始交代其犯罪事實,有的公開表示對各種指 控服罪。他們究竟做了哪些交代,會不會將白宮里更大的人物牽扯進去?還有,為掩 飾真相而做出的種種努力,會不會弄巧成拙,欲蓋彌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證?這一切, 都使白宮彌漫著一種焦慮的氣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員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頻頻。 本來應該沉浸在競選連任勝利的喜悅之中,如今卻被水門事件的陰影所籠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喪。他這時似乎已經(jīng)意識到,從一開始阻止調(diào)查就是個錯誤,而且是 比到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裝置本身更大的錯誤。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這條路哪怕是錯了也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風雨飄搖的白宮,仿佛在經(jīng)受地震后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1386636日益增強的余震的煎熬,誰能保證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來的前兆呢

什么是“水門事件”

其他答案

“水門事件”是本世紀最重大政治事件之一,現(xiàn)在,“水門”已經(jīng)成為政治丑聞的代名詞,這次事件結(jié)束了一個總統(tǒng)的總統(tǒng)職務生涯。 作為司法判例,這個案件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即使總統(tǒng)的行政特權(quán)真的存在的話,也不許可總統(tǒng)超脫法律,更不能拒不交出法庭需要的證據(jù)。 水門事件:露餡的旅館“盜竊”事件1972年6月17日,美國總統(tǒng)換屆競選的前夕。5個人在試圖秘密進入位于華盛頓水門旅館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辦公室時,被警察發(fā)現(xiàn)并逮捕?,F(xiàn)場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這5個人企圖安裝竊聽器,并偷走帶有民主黨選舉運動計劃的文件。由于這5個身上都帶有現(xiàn)金和與尼克松競選有關的文件,這使他們和尼克松的競選委員會發(fā)生了聯(lián)系。更令人驚奇的是,5人中有白宮助理也有尼克松連任委員會安全副官。水門事件擺在國會和公眾面前的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政府高級官員——也許包括尼克松本人——卷入本案的策劃。 水門控訴:針對總統(tǒng)的調(diào)查開始1974年3月1日,聯(lián)邦大陪審團根據(jù)此案以密謀阻礙司法為由對司法部長起訴,另有六個人被控是同謀,他們都是尼克松政府的白宮高級官員或連任委員會的高級官員,而時任總統(tǒng)的尼克松是未被起訴的同謀。特別檢查官里昂·喬爾斯基領導調(diào)查行動。1974年4月18日,他通過美國聯(lián)邦地區(qū)法官發(fā)出傳票,命令尼克松提交“某些錄音帶、備忘錄、文件、副本、和其它書面材料”。文件應在1974年5月2日上交,以用于1974年9月9日的審判。 激烈對戰(zhàn):尼克松拒絕傳票1974年4月30日,尼克松上交了13頁經(jīng)過修正的談話記錄。5月1日,尼克松律師要求法庭撤消傳票。尼克松期望已經(jīng)公布的副本文件就能夠使法院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231386139和公眾得到滿意,因此,他不想提交上去。法院在1974年5月20日拒絕了這一申請。他命令總統(tǒng)或他的雇員在1974年5月31日前將所擁有的文件交給法院。5月20日,尼克松的律師向當?shù)胤ㄔ禾岢錾显V。雙方都明白,法院是否迫使總統(tǒng)服從傳票和及其他形式的司法決定,最終將由聯(lián)邦最高法院決定。更清楚此案涉及了政府利益和政治利益,雙方都希望速戰(zhàn)速決,兩方幾乎同時向最高法院提出了申請,要求最高法院直接審理。1974年6月15日,聯(lián)邦最高法院批準了申請,案件由最高法院直接審理。 兩難抉擇:交出錄音證據(jù)嗎?1974年7月24日,最高法院公布判決,要求尼克松交出這些放在白宮辦公室的錄音帶。法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總統(tǒng)是否憑借“行政特權(quán)”拒絕服從法律決定。而對尼克松來講,他已經(jīng)走上了他政治生命的絕壁,服從法律提供證據(jù),會立即撕毀總統(tǒng)是否參與這個政治盜竊案上仍舊朦朧的面紗;利用總統(tǒng)的“行政特權(quán)”不執(zhí)行法院的決定,更是讓人不信任作為國家代表的總統(tǒng)言行。尼克松進退維谷。辭職遠走:尼克松結(jié)束政治生涯命令總統(tǒng)做一件事情容易,執(zhí)行這個命令是另外一回事情。最終法院的判決執(zhí)行將依賴公眾的對民主體制的認同。當尼克松聽到最高法院全體一致的判決時,他公布了一個公開的聲明,說自己將服從法律判決:雖然我對此結(jié)果理所當然地感到很失望,我尊重并接受法院的判決,我已經(jīng)通知我的律師按照判決所有要求采取措施。尼克松向法庭提交了超過60小時的白宮錄音帶,一些錄音帶中,含有水門事件不久后尼克松與其助手之間嚴重犯罪的對話。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宣布辭職。8月9日,辭職生效。副總統(tǒng)福特當日中午宣布就職。新上任的福特,利用總統(tǒng)權(quán)利,赦免了尼克松,這使尼克松在后來沒有被審判。競選黑幕:一個公開的秘密水門案件絕不是孤立的,更不是突發(fā)的,它僅僅是多黨競爭的背景下,多起政治決斗中黑幕下被人“偶然”發(fā)現(xiàn)的一個事件。媒體在其中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

其他答案

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譯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之一。其對美國本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水門事件之后,每當國家領導人遭遇執(zhí)政危機或執(zhí)政丑聞,便通常會被國際新聞界冠之以“門”(gate)的名稱,如“伊朗門”、“情報門”、“虐囚門”等。 在1972年的總統(tǒng)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nèi)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于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并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事件發(fā)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蓋開脫,但在隨后對這一案件的繼續(xù)調(diào)查中,尼克松政府班子里的許多人被陸續(xù)揭發(fā)出來,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從而引發(fā)了嚴重的憲法危機。1973年10月23日,美國眾議院決定由該院司法委員會負責調(diào)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證,為彈劾尼克松作準備。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員會決定公布與彈劾尼克松有關的全部證據(jù)。7月底,司法委員會陸續(xù)通過了三項彈劾尼克松的條款。尼克松迫于各方面的壓力,于8月8日宣布將于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tǒng)。 從1972年6月17日詹姆斯·麥科德等5人闖入位于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總部開始,一直到1974年8月9日尼克松總統(tǒng)辭職,《華盛頓郵報》的兩位記者鮑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對整個事件進行了一系列的跟蹤報道,正是由于他們報道的內(nèi)幕消息揭露了白宮與水門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最終促使了尼克松的辭職。在水門事件的大部分案情被揭露之后,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于1974年和1976年先后出版了兩本關于水門事件內(nèi)幕的書《總統(tǒng)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又譯《驚天大陰謀》)和《最后的日子》(The Final Days),兩位記者在書中詳細記錄了采訪、報道以及挖掘整個事件的全部過程。1976年,根據(jù)《總統(tǒng)班底》一書改編拍攝的同名電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1386139影在第4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包括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藝術指導等在內(nèi)的共計四項大獎。向兩位記者提供情報的人,代號為深喉,在2005年5月31日揭曉,是前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副局長馬克·費爾特。

其他答案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溫暖的陽光,清新的海風,茂密的樹林,松軟的沙灘,構(gòu)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濱風景畫。畫里還有錯落有致的幾幅別墅,那是美國總統(tǒng)在佛羅里達的比斯凱恩灣的 寓所。正在這里度假的尼克松總統(tǒng),心情和這天氣、景色一樣的好。 4個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總統(tǒng)在他的對外政策首席顧問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從而結(jié)束了兩國之間20多年的敵對狀 態(tài)。此舉贏得了世界輿論的廣泛贊揚和美國人民的普遍歡迎,尼克松的聲望大振。 1個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蘇聯(lián)領導人會談,達成了關于限 定美蘇雙方各自擁有 2個反彈道導彈發(fā)射場的協(xié)議,讓世界在日益升級的軍備競賽中 看到了一絲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矚目政績的尼克松總統(tǒng),今年任期已滿,他正躊躇滿志地開始了競 選連任的準備工作。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還放著一份競選備忘錄。在他的案頭, 放著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回憶二次大戰(zhàn)的書著《勝利與悲劇》,這本書他已讀了幾遍, 他想進一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尼克松并沒有意識到,正當他向勝利的高峰攀登時,悲劇也在悄悄地向他襲來。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發(fā)上,漫不經(jīng)心地瀏覽當天的報紙。他有早讀的習慣, 看報就像吃早餐一樣必不可少。 《邁阿密先驅(qū)報》第一版左側(cè)的一段小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標題是:“企圖 在民主黨總部裝竊聽器的邁阿密人在華盛頓被拘留”。 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部去實施竊聽,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報道說,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個人在華盛頓的水門大廈被捕,民主黨全國委員 會總部就設在該處。這5個人中,有4個是從邁阿密去的,其中一個自稱是中央情報局 的職員,另 3個是古巴人。他們隨身攜有照相機和電子偵察設備,是戴著橡膠手套安 裝竊聽裝置時被發(fā)現(xiàn),當場被捕的。 據(jù)尼克松自己在回憶錄中說,他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段新聞荒謬得很,古巴人到美 國民主黨總部來裝竊聽器,真會開玩笑。所以,他把報紙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暢游了好久。后來他甚至覺得,這是有利于他競選連任的消息,因為它可以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231386139聲明, 由于有“左派”之稱的競選對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戈文一向?qū)虐涂ㄋ固亓_政權(quán) 采取謙讓政策,在美國國內(nèi)的古巴僑民都害怕這一點,故在民主黨總部實施盜竊。這 樣的消息傳播開來,可以狠狠打擊民主黨。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簡單,那么如意。被捕的 5個人中,那個自 稱是中央情報局職員的麥科德,實際上是尼克松的“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的安全顧 問,其余 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的特工人 員。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如此前景的麥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門事件很快變成了新聞 界熱炒、全國關注的爆炸性新聞。 專門辭去司法部長職務、充任尼克松的競選連任委員會**的米切爾,不得不向 新聞界聲明,在水門大廈被捕的那 5個人的行為,純屬他們的個人行為,與本委員會 毫無關系。 民主黨展開了攻勢。它們對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和這伙竊賊提出民事訴訟,要求 賠償100萬美元,后來又增至640萬美元。當時它們并沒有想到,它們本來可以得到的 更多——當然,并非是指金錢的數(shù)額。 兩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華盛頓郵報》的一則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來。報道 說,從被捕的人員隨身攜帶的通訊錄中,發(fā)現(xiàn)了曾在白宮任職的前中央情報局特工人 員,他叫霍華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級顧問科爾森手下任職。聞此消息的白宮,像 挨了地震。 昨天剛從度假地返回華盛頓的尼克松,見報后馬上召來其心腹、白宮辦公廳主任 霍爾德曼商談此事。一個多小時很快過去了,似乎還沒有找到萬全的對策。下午繼續(xù) 探討同一個問題。情況不明而又怕牽連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爾德曼如實告訴他,在 我們“自己人”中,不管屬于哪一層次的官員,是否已經(jīng)使我們卷入這個尷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調(diào)查與口供,如果進行深查細究,會不會讓民主黨抓住把 柄,對我們競選不利。據(jù)尼克松日記記載,米切爾曾在電話里神秘地告訴霍爾德曼別 卷入此案。但此時霍爾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證,白宮的官員不會被牽涉到此案中, 米切爾也與此事無關,盡可以放心。聽到這一保證,尼克松擔心被信心所取代,他決 定采取以攻為守的策略。 然而,霍爾德曼還告訴他,查究水門行動的主使人已經(jīng)查到競選連任委員會財政 組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身上,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正在追查因水門事件被捕的麥科德身上攜 帶的款項,該款項很可能出自競選連任委員會。“必須阻止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追查那筆錢的 來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說。后來,中央情報局的一位高級官員授權(quán)向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 代理局長打電話,請他“別管這件事”,因為在這兩個局之間,早有互不干涉對方秘 密行動的協(xié)議。 盡管白宮利用其執(zhí)政的權(quán)力進行掩蓋和阻撓,檢察機關對水門事件的調(diào)查仍在進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證據(jù)之后,在這一事件中當場被捕的麥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訴,同時被起訴的還有中央情報局的特工人員霍華德·亨特和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 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 盡管有水門事件的陰影纏繞,尼克松爭取連任的競選依然搞得有聲有色。大選前 夕的10月26日,從巴黎回國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國人民公布他與北越代表黎德壽進行 一系列秘密會談的成果,宣稱:“和平即將到來。”這給尼克松政府的政績本上又增 添了濃重的一筆。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們國家的過去和將會妨礙它的未來的激進集團”。他針對麥戈文借口水門 事件攻擊他的政府是“最腐敗的政府”一說進行抨擊道:“這些年來批評美國的制度 已變得很時髦。批評者們堅持認為,它是如此偏頗,如此腐敗,如此不義,以致我們 應該摧毀它,用別的什么東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國的制度?!?麥戈文顯然不是尼克松的對手。在中學時代就以擅長演講和辯論著稱的尼克松, 巧妙地將對手指責他和他的政府的腐敗,變成了攻擊美國制度的腐敗。盡管水門事件 的許多事實已經(jīng)揭露,但美國選民們似乎對此并不太在意,他們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績,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選結(jié)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選民票和520張選舉人票, 而麥戈文只獲得 34%的選民票和17張選舉人票。這是在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歷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懸殊的票數(shù)決出勝負的一次。 以米切爾為首的總統(tǒng)連任競選委員會成員個個喜形于色,他們似乎忘記了還有 7 個“難兄難弟”因水門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監(jiān)獄里接受審訊。 尼克松滿面春風,走馬上任,開始了新的一屆總統(tǒng)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連 任就職演說中,他還沒有忘記抨擊他的對手:“在每一個關鍵時刻,我們總是受到那 些認為美國一無是處、絕少正確的人們的困擾。但是,我深信,這不是歷史對我們有 幸經(jīng)歷這些非凡的年代的評判?!彼谘菡f中自豪地用了一連串“讓我們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稱“本世紀美國的經(jīng)歷在世界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水門事件的陰影并不因為尼克松滿面春風而消散,相反卻一步步向他逼來。 當尼克松在臺上發(fā)表連任就職演說時,對水門事件被告的審訊也在抓緊進行。這場審 訊從1月8日開始,被告在巨大的壓力下開始交代其犯罪事實,有的公開表示對各種指 控服罪。他們究竟做了哪些交代,會不會將白宮里更大的人物牽扯進去?還有,為掩 飾真相而做出的種種努力,會不會弄巧成拙,欲蓋彌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證?這一切, 都使白宮彌漫著一種焦慮的氣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員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頻頻。 本來應該沉浸在競選連任勝利的喜悅之中,如今卻被水門事件的陰影所籠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喪。他這時似乎已經(jīng)意識到,從一開始阻止調(diào)查就是個錯誤,而且是 比到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裝置本身更大的錯誤。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這條路哪怕是錯了也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風雨飄搖的白宮,仿佛在經(jīng)受地震后日益增強的余震的煎熬,誰能保證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來的前兆呢丟卒保車,大總統(tǒng)揮淚斬馬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想以攻為守的尼克松總統(tǒng),漸漸地處于防不勝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記中,憂心忡忡地寫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 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來恫嚇他,他很可能為了免受刑罰而就把自己所 知道的一切,全盤吐露?!?亨特,這個中央情報局的特工人員,不僅與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的 5名案犯 有牽連,而且他曾和總統(tǒng)競選連任委員會的法律顧問利迪一起,在白宮的縱容下,私 闖心理治療專家埃爾斯伯格的辦公室,企圖竊取加害埃爾斯伯格的材料。這個埃爾斯 伯格曾經(jīng)把五角大樓關于越南戰(zhàn)爭的秘密材料交報社發(fā)表,對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訴他盜用文件罪,正在受審。白宮顯然想置他于死地。一旦這一事件抖露出來,豈 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絕不供出幕后的縱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橢圓形辦公室,總統(tǒng)和他的法律顧問約翰·迪安商談著。 “亨特給競選連任委員會的一名律師寫信,索取12.2萬美元,作為個人和請律師 的費用。他甚至規(guī)定了交款期限?!钡习蚕蚰峥怂赏▓罅诉@一情況。 “他們到底想要多少錢?”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筆,就會有第二、第三筆錢;有 第一人,就會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個訴訟期間,至少要付 100萬給各個被告?!钡习矆蟪隽艘粋€不少的數(shù)目, 雖說這一數(shù)目對美國總統(tǒng)來說是不難辦到的,但在風聲很緊的情況下,畢竟要冒不少 風險。 從迪安的口氣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險。騎虎難下的尼克松總統(tǒng),卻只有按照既定 方針走下去這一條路。他曾兩次向公眾信誓旦旦地保證,他和他領導的白宮在水門事 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經(jīng)得起調(diào)查的。如果退縮的話,他和他的政府豈不成了信譽掃地 的說謊者和騙子。 “也許我們這樣做是錯的”,尼克松緩緩而又堅定地說,“但此時此刻,你難道 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問題妥為應付嗎 我想,此時此刻,這是值得一為的?!?他顯然把賭注押在了讓被告守口如瓶上。他是在位的總統(tǒng),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這 樣押寶也許有他的道理。因為,如果這些被告拿了錢,還想獲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為總統(tǒng)還有特赦罪犯的權(quán)力。有總統(tǒng)作強大的后盾,聰明的被告是不會吐露 對總統(tǒng)及其領導下的白宮不利的事實的,尼克松相信這一點。 迪安嘴上答應了總統(tǒng)的要求,心里卻像掛了15個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憶錄中承認:“從事后看,這一天是我任期內(nèi)一個悲慘的轉(zhuǎn)折點。” 事實正是這樣。不久便“反戈一擊”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宮狼狽不堪。 迪安不僅說出了白宮幾名重要人物與5名竊賊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一案有關, 而且坦白了案發(fā)后的一系列掩飾真相的企圖。他公開表示,白宮的辦公廳主任霍爾德 曼、總統(tǒng)的內(nèi)務顧問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進了此案,有“阻撓司法的舉動”。 他還透露,總統(tǒng)的私人律師坎姆巴克曾受命籌款給水門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關在獄中受審的麥科德,也指控爭取總統(tǒng)連行委員會**,前司法部長米切爾 應對他們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行竊一案負責,并且供出在受審期間,有人表示可 予以寬赦,交換條件是他緘口不語。 負責審理水門事件一案的聯(lián)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與白宮過不去。在 3 月底進行的宣判中,對第一位將政界要人牽進這一事件的被告麥科德從寬處理,予 以保釋,而對其余 4名潛入水門大廈行竊的被告則予以重判,暫定為40年徒刑;與此 案有關、又犯有私闖埃爾斯伯格醫(yī)生辦公室行竊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暫判為入 獄35年,后者曾因不肯開口而犯了蔑視法庭罪,就此暫判為6年零8個月徒刑,另處罰 款4萬元。 輕重懸殊的宣判,給至今抱有僥幸心理、不愿吐露全部事實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 威懾力。尼克松明知這樣的判決過重,甚至實屬蠻橫,因為對一些殺人犯的判決也不 至于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采取的一種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 使被告說真話,因為他們的宣判并非最后的判決,如果坦白交代,檢舉揭發(fā)有功,麥 科德就是他們的榜樣。 隨著水門事件真相的不斷抖露,群情激憤,輿論大嘩。尼克松的防線是如此脆弱, 已經(jīng)到了不找?guī)讉€替罪羊就難以過關的程度。 4 月中旬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爾擔任司法部長的理查德·克蘭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見總統(tǒng)尼克松,說有要事相告。無心度假、正在白宮舉行午后宗教禮拜儀 式的尼克松,在儀式結(jié)束后馬上同他進辦公室密談??颂m丁斯特省去了拐彎抹角的客 套話,直截了當?shù)馗嬖V總統(tǒng):“迪安把我們告了?;魻柕侣桶@B徽J為是授權(quán) 闖入水門大廈行竊的主謀人?!薄安?,這不可能?!蹦峥怂审@訝得差點叫了起來,緊 接著又半信半疑地問他的司法部長:“真有其事?”克蘭丁斯特沒有正面回答,說: “讓刑事廳長來談,您看如何 ”尼克松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身穿一件贓兮兮的 T恤衫和一條濕漉漉的牛仔褲,腳蹬一雙網(wǎng)球鞋的 司法部刑事廳廳長亨利·派德遜,在克蘭丁斯特的帶領下,走進了尼克松的辦公室。 他是在洗刷游艇時被召來的,連衣服也沒來得及換。下屬官員如此打扮到白宮來,實 屬不敬,要是在平時非被轟出去不可,但這次尼克松只是皺了一下眉頭,便讓他將掌 握的迪安指控的情況一一道來。這位廳長遲疑了一會,瞥了身旁的部長一眼,在得到 “照實說”的眼神暗示后,便將迪安如何指控總統(tǒng)的辦公室主任霍爾德曼、內(nèi)務顧問 埃利希曼卷入水門刑事案的情況做了匯報,末了還斗膽建議:“應該讓他們兩個辭職, 不然會有麻煩的,會使您和您的總統(tǒng)職位處境難堪?!?尼克松默默地聽著,思索著,眼睛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半晌沒說一句話。克蘭 丁斯特部長和派德遜廳長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澳銈冏甙?。”尼克松有氣無力地說。 寬大的辦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好一個吃里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對他施加壓力,讓他明白作為總統(tǒng)可以阻止他獲得行政豁免權(quán),到頭來一樣受刑,可 是又擔心把他逼急了眼,說不定會把指控的矛頭直接轉(zhuǎn)向他。 “我沒有什么把柄掌握在迪安手里?!蹦峥怂傻男睦锇蛋档貫樽约捍驓?。雖說他 事先確實沒有授權(quán)任何人去干闖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裝置這樣的蠢事,但 事后的掩蓋行動他能逃脫罪責嗎?一想到這里,他的心又有點發(fā)虛。雖說他和年輕的 法律顧問迪安商談掩蓋對策時,沒有第三者可以出來證明,但誰又能保證沒有留下任 何可以作為證據(jù)的話柄呢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對策。想找?guī)讉€心腹顧問來集思 廣益,可是不少人已經(jīng)涉嫌水門一案,要是再冒出一個像迪安那樣“反戈一擊”的顧 問,那不就更慘了??磥?,只有變以攻為守為以退為進了,“丟卒保車”不失為一種 明智的選擇,尼克松終于拿定了主意。 幾天后,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總統(tǒng)辦公室。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長及該部 刑事廳廳長談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講給他們聽,然后,婉轉(zhuǎn)地請他們拿個主意。這兩個 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實朋友,為他謀取總統(tǒng)職位立下過汗馬功勞,如今, 要尼克松開口讓他們辭職,實際上是把他們開除出白宮,尼克松真是有點開不出口。 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顯然被總統(tǒng)介紹的不利于他們的事實驚呆了。雖說這些事實 都是他們經(jīng)歷過的,但一旦作為罪證指控則是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的。非常敏感而又特 別能領會總統(tǒng)意圖的辦公廳主任和內(nèi)務顧問,此刻,只有吞下辭職這杯苦酒,以便保 全總統(tǒng)和白宮的面子?!拔覀儠F(xiàn)實地面對這一切的。”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說這話 時,眼睛有點發(fā)紅,鼻子開始發(fā)酸。 三人相對無語。誰也沒有說出“辭職”這兩個令人難堪的字眼,但誰的心里都非 常明白。還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當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后來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他當時的心境: “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們離職,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過我還不至于狠心到 能夠心安理得地傷害自己所深切關懷的人。我憂慮他們被迫辭職時所受的打擊,但我 更憂慮他們留任不去會使我遭受的打擊?!?“我現(xiàn)在的問題,是必須把做過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幾個朋友開除?!?4月 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國發(fā)表講話。他重申自己與水門事件沒有牽連,但接 著又說,他將為那些“在一件他們原來深信是正確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錯誤”的下屬承 擔應負的責任。尼克松借此機會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內(nèi)最難的一項決定,我 接受了白宮兩位最親信僚屬的辭呈。他們是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稱得上是我有幸遇 到的最優(yōu)秀公務人員中的兩位。”他用如此贊美的語句,送給被迫辭職的朋友,與其 說是對朋友的撫慰,倒不如說是為了使自己的心里也好受些。同時宣布已經(jīng)辭職的還 有那個“反戈一擊”的顧問迪安,以及司法部長克蘭丁斯特;前者如果不從白宮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頭之恨,后者辭職是因為他的一些親密同事可能“與違反美國 法律的某些行為有牽連”。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現(xiàn)代“揮淚斬馬謖”的話劇。然而,就像馬謖被斬并不能奪回 失去的街亭一樣,丟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這個“車”嗎窮追不舍,尼克松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對水門事件一案的調(diào)查并沒有因為受牽連的白宮高級官員辭職而停止,相反追查 得更緊了。尼克松非常清楚下一步追查的目標是誰?!拔冶仨毚蚱鹗志駚韺Ω?他們。”尼克松暗暗地給自己打氣。 他任命國防部長埃利奧特·理查森接替辭職的克蘭丁斯特,轉(zhuǎn)任司法部長,并授 予他任命一位調(diào)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的全權(quán)。這一任命很快得到了參議院的確認。 尼克松本想通過這樣的積極姿態(tài),顯示其在水門事件一案上心中無愧,同時又可以有 效地控制司法機關對這一案件的調(diào)查,但事后證明他又錯了。 新上任的司法部長理查森選擇了哈佛大學法學院的著名教授阿奇博爾德·考克斯 出任調(diào)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也許,理查森也想做一個姿態(tài),不分黨派,一點不 在乎考克斯是民主黨人,使人們感到他的不偏不倚,襟懷坦白。但尼克松卻像被當頭 敲了一棒,在驚愕之余,心里暗暗叫苦。 在尼克松看來,考克斯是一個懷有黨派成見的狂熱分子,他和他的屬下簡直不用 調(diào)查就確定了要把作為共和黨總統(tǒng)的尼克松趕下總統(tǒng)寶座的目標??杀氖?,正是他 總統(tǒng)本人,通過司法部長賦予考克斯他們得以實現(xiàn)目標的權(quán)力。 現(xiàn)在,尼克松處于腹背受敵的境地??伎怂剐鹿偕先渭礋?,馬上從向白宮索要 有關檔案著手,做深入的追查。以民主黨參議員薩姆·歐文為**的參議院水門事件 特別調(diào)查委員會,則要求白宮有關官員隨時接受該委員會的質(zhì)詢。原白宮法律顧問“ 反戈一擊”的迪安,連續(xù)在歐文調(diào)查委員會作證5天,其開場白就長達345頁,讀了整 整一天,其中一口咬定尼克松自水門事件案發(fā)后,一直想方設法做掩飾工作。為了證 實迪安所言,委員會成員一致要求公開調(diào)閱總統(tǒng)的有關檔案。有人甚至提出,傳訊尼 克松總統(tǒng)親自出席作證。 再也不能退讓了,聽到這一消息的尼克松馬上做出了這樣的反應。 1973年7月7日,尼克松致信歐文,提醒他注意這樣一個事實:早在1953年,杜魯 門總統(tǒng)也曾被國會傳訊出席某個委員會,但他拒絕了。作為總統(tǒng),他有自己的尊嚴, 也有這個權(quán)利。尼克松接著聲明,我會像杜魯門那樣,既不出席委員會作證,也不向 委員會提交文件。 5 天后,歐文回信白宮,說“兩不”立場恐怕“勢必引起同基本憲法對抗的嚴重 可能”。就在這一天,尼克松起床時感覺胸部劇烈疼痛,住進了海軍醫(yī)院。 在他住院期間,尼克松聽到了一個更使他心痛的消息:他的副助理亞歷山大·巴 特菲爾德向參議院特別調(diào)查委員會泄露了“天機”:自1971年 3月以來,白宮安裝了 能自動記錄談話的秘密錄音系統(tǒng),總統(tǒng)在辦公室的所有談話,都有錄音磁帶備考。 對此,特別檢察官考克斯備受鼓舞,認為這是證明總統(tǒng)有沒有罪的最有力的證據(jù), 要求白宮立即交出有關磁帶。參議院特別調(diào)查委員會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新聞界抓住這條爆炸性的新聞大做文章,公眾的反應也特別強烈??偨y(tǒng)和他所領 導的政府是否營私舞弊,將通過錄音磁帶而真相大白,這個消息實在令人振奮。《紐 約每日新聞》的大字標題不無諷刺地寫道:“尼克松竊聽自己的辦公廳?!?尼克松則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可能記得水門事件案發(fā)后, 他所下達的每一項指示,說過的每一句話,但是對是否錄有掩飾真相、阻礙調(diào)查的罪 證,他是心里有數(shù)的。因此,他本能的反應是,必須借助總統(tǒng)享有的特權(quán),絕不能把 錄音磁帶的內(nèi)容泄露出去。 于是,圍繞著交還是不交錄音磁帶,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 考克斯特別檢察官窮追不舍,非要尼克松交出磁帶不可??磥硭忻鞔_的線索, 甚至直接點出和索要去年6月20日,即水門事件發(fā)生3天后,尼克松同他的辦公室主任 霍爾德曼兩次談話的錄音。 尼克松堅守陣地,強調(diào)按照三權(quán)分立的原則,總統(tǒng)有權(quán)拒絕特別檢察官的征調(diào)令, 如果他認為它會侵犯政府部門應享有的特權(quán)的話。 這場官司先是在聯(lián)邦地方法院展開。 8月29日,地方法院主審法官賽里加裁決尼 克松敗訴。雖然尼克松對這一裁決不能說一點思想準備沒有,但畢竟在美國歷史上還 不曾有過這樣的先例,法院判令總統(tǒng)交出他不愿交出的材料。所以,聽到敗訴的消息, 他感到震驚。他決定向聯(lián)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屋漏偏遭雨。尼克松的搭檔、副總統(tǒng)斯皮羅·阿格紐,被控在任馬里蘭州州長和 副總統(tǒng)期間接受賄賂,面臨起訴判罪的危險。雖說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尼克松政府 的形象又遭到損害是不可避免的。10月10日,阿格紐副總統(tǒng)公開表示不再為逃避所得 稅這一次的指控做辯護,并提出辭職,以此作為撤消對他進一步追究起訴的條件。兩 天后,尼克松提名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素以正直友好幾乎沒有什么政敵而著稱的杰拉 爾德·福特繼任副總統(tǒng)。 阿格紐的辭職使尼克松感慨萬千?!耙恢簧?,滿盤皆輸”,人的一生中既有平 坦大道,又有激流險灘和暗礁?!半y道我最后的結(jié)局也是如此嗎 不,我不是阿格紐, 我不應該失敗,也決不能失敗!”從學生時代到踏上政界,一直鋒芒畢露,擔心顯得 被動和軟弱的尼克松,開始運用其擁有的權(quán)力予以反擊。 他首先向特別檢察官開刀。尼克松要求司法部長理查森解除考克斯的職務,從而 停止他對水門事件的調(diào)查。沒想到他的老內(nèi)閣成員、最親近的幕僚之一理查森,竟然 拒絕執(zhí)行總統(tǒng)的指令。拒絕執(zhí)行總統(tǒng)指令意味著什么,理查森是很清楚的,所以,10 月20日,他正式提出辭職。與此同時,司法部副部長拉克爾肖斯也辭職不干了。措手 不及的尼克松只好臨時指定一名代理司法部長。 當天下午,白宮新聞秘書齊格勒向記者宣布了司法部長及其副手均已辭職的消息, 并同時宣布,考克斯正被代理司法部長解職,他的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辦公處將隨之 撤銷,其工作事務交還司法部受理。 這就像在公眾的心理大堤上炸開了一個口子,洶涌的抗議浪潮滾滾而來。有的報 紙甚至用了“劊子手:尼克松”這類標題,指出想“殺一儆百”的總統(tǒng)是在向法律和 正義挑戰(zhàn)。國會輿論也簡直是一邊倒,包括共和黨內(nèi)不少議員都感到總統(tǒng)做得太過分, 一致要求對水門事件的調(diào)查不能交由司法部,仍需要任命一名特別檢察官來全權(quán)負責 這一工作。 剛一出擊便被碰得頭破血流的尼克松,不得不有所收斂,同意代理司法部長選擇 一位新的特別檢察官全權(quán)調(diào)查水門事件一案。 11月 1日,來自得克薩斯州、曾任美國律師公會會長的民主黨人利昂·賈沃斯基 走馬上任。他上任不久便開出傳票,還是要征調(diào)去年 6月20日白宮的錄音磁帶作為證 據(jù)。 錄音磁帶,就像鬼魂附體一樣纏繞著尼克松?!斑@里面有什么見不得人的記錄呢 ” 新任副總統(tǒng)福特大惑不解,冒昧地建議總統(tǒng)立即交出去。因為他曾得到尼克松的保證, 在水門事件中總統(tǒng)沒有做任何虧心事?!凹热蝗绱耍怀鲣浺魩Р痪湍芟辞寮釉诳偨y(tǒng) 身上的嫌疑嗎?”正直的福特這樣想。“不,我是為了維護總統(tǒng)特權(quán)的原則,這一原 則決不能輕易地背棄?!蹦峥怂山忉屗麍?zhí)意不交磁帶的原因。他似乎從福特的眼神中 看出些許猜疑,說:“您若不信,可以把錄音放給您聽?!钡L刂x絕了。 1973年的圣誕節(jié)對于尼克松來說也許是灰暗的,但又是值得珍惜的,因為對水門 事件的調(diào)查越來越使他處于不利的境地,他在白宮度圣誕節(jié)的機會可能將一去不復返 了。當然,他當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不愿意朝這個方面去想。 不過,關于交不交錄音磁帶的心理防線正在后撤。對于最終可能迫不得已要交的 那部分磁帶,該聽的要先聽一下,該做些處理工作的也要事先做好,以免被動。尼克 松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一個消息在白宮不脛而走,繼而被輿論炒得火爆:作為重要證據(jù)的去年 6月20日 上午,尼克松同霍爾德曼商談如何應付水門事件的談話錄音帶,竟有18分半鐘出現(xiàn)空 白! 分管總統(tǒng)談話錄音工作的女秘書羅絲聲稱,她從未做過這樣的“技術處理”,如 果說她工作中有過失,無意中會抹掉一些錄音,那最多也不會超過5分鐘。 18分鐘的空白意味著什么,人們盡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 此刻,尼克松的心情糟糕透了。他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明白大多數(shù)人認為我對那18分半鐘的空白無法解釋。這是整個水門事件中最 難讓人相信和最具侮辱性的部分。我也知道如果我承認那段空白是我自己抹去的,或 者說是羅絲替我抹掉的,或是在我直接或間接要求下有意抹去的,他們就會欣然接受。

其他答案

水門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譯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之一。其對美國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水門事件之后,每當美國國家領導人遭遇執(zhí)政危機或執(zhí)政丑聞,便通常會被國際新聞界冠之以“門”(gate)的名稱,如“伊朗門”、“情報門”、“虐囚門”等。 1968年11月55歲的副總統(tǒng)尼克松(RichardMilhousNixon)擊敗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休伯特·漢弗萊(HubertHumphrey),當選美國總統(tǒng)1970年7月23日尼克松批準一項計劃,同意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中央情報局以及其他一些情報機構(gòu)大量擴大在國內(nèi)的情報收集工作。后來經(jīng)過重新考慮,他取消了該計劃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開始登載來自美國國防部的文件——國防部在越南戰(zhàn)爭中的秘史。《華盛頓郵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231386631報》很快也跟進報道1971年9月9日專事竊聽與盜取政敵文件的白宮“鉛管工人小組”(PlumbersUnit),從丹尼爾·埃爾斯伯格(DanielEllsberg)的精神病醫(yī)生處盜竊資料。埃爾斯伯格是國防部前官員,正是他將國防部的秘密文件透露給媒體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于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并偷拍有關文件時,凌晨2點30分在當場遭警方逮捕1972年6月19日《華盛頓郵報》消息,一名共和黨安全官員涉嫌水門大廈事件。但美國前司法部部長約翰·米歇爾(JohnMitchell)否認與此次水門大廈竊聽有任何瓜葛,尼克松連任成功,此人功不可沒1972年8月1日《華盛頓郵報》報道,參與水門大廈事件的一名案犯的銀行賬號上,有一筆2.5萬馬克的現(xiàn)金款項,很顯然來自尼克松的競選團隊1972年9月29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約翰·米歇爾在擔任美國司法部部長期間,掌握一筆秘密的共和黨助選基金,廣泛收集對民主黨不利的情報1972年10月10日《華盛頓郵報》消息,F(xiàn)BI承認,水門大廈強行潛入事件,實際上來自于一次大規(guī)模的政治 以及破壞行動,背后的操縱方就是為了讓尼克松再次當選的勢力1972年11月11日尼克松以壓倒性優(yōu)勢連任美國總統(tǒng),他贏得了大約60%的支持選票1973年1月30日尼克松的前助手李迪(G.GordonLiddy)和詹姆斯·麥考特(JamesW.McCordJr),被控策劃水門事件、盜竊以及竊聽罪名成立。其他人也被不同定罪1973年4月30日尼克松的主要助手霍爾德曼(H.R.Halde-man)和埃爾利·希曼(JohnEhrlichman),以及司法部長克萊因·戴恩斯特(RichardKleindienst)因為涉嫌丑聞辭職。白宮顧問約翰·迪恩(JohnDean)被解雇1973年5月18日參議院水門事件委員會開始舉行電視聽證。新司法部部長埃利奧特·李察德森(ElliotRichardson)任命考克斯(ArchibaldCox)為司法部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1973年6月3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約翰·迪恩告知“水門事件”調(diào)查委員會,尼克松總統(tǒng)與他就如何掩蓋水門一事,討論過不下35次1973年6月13日《華盛頓郵報》消息,“水門事件”檢察官發(fā)現(xiàn)一份埃爾利·希曼的講話備忘錄,其中記載有潛入埃爾斯伯格的精神醫(yī)生診所的計劃細節(jié)1973年7月13日總統(tǒng)辦公室前主任亞歷山大·布特菲爾德(AlexanderButterfield)在國會作證時說,自1971年開始,尼克松就要求他將辦公室內(nèi)進行的所有對話以及電話進行錄音1973年7月23日尼克松拒絕將錄音記錄交給“水門事件”調(diào)查委員會,或特別檢察官1973年10月20日“星期六的屠殺”:尼克松剔除了考克斯,而且清洗了特別檢察官辦公室。司法部長李察德森和副部長威廉·魯克爾斯豪斯(WilliamD.Ruckelshaus)辭職。國會方面也遭遇壓力1973年11月17日尼克松宣布,“我并非惡棍,”他堅持稱自己在“水門事件”中是清白的1973年12月7日一份提交調(diào)查機構(gòu)的磁帶中出現(xiàn)長18.5分鐘的空白,白宮對此無法解釋。辦公室主任AlexanderHaig的解釋是,有“惡勢力”強制抹去了這部分內(nèi)容1974年4月30日白宮將1200多頁的錄音編輯稿交給了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但該委員會堅持,錄音帶原件必須交出1974年7月24日最高法院以不記名方式裁決,尼克松總統(tǒng)必須交出錄音記錄,其中應包括64次對話錄音。此外,高院還拒絕了總統(tǒng)申請?zhí)貦?quán)的要求1974年7月27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第一次彈劾,指責總統(tǒng)妨礙司法公正1974年8月8日尼克松成為第一位在任上辭職的美國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福特宣誓接任美國總統(tǒng)。隨后福特發(fā)表書面報告,就“水門事件”中針對尼克松的全部指控道歉(資料來源:《華盛頓郵報》翻譯:柯卉)

為你推薦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用戶協(xié)議  |  隱私政策  |  在線報名  |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