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溫暖的陽光,清新的海風,茂密的樹林,松軟的沙灘,構(gòu)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濱風景畫。畫里還有錯落有致的幾幅別墅,那是美國總統(tǒng)在佛羅里達的比斯凱恩灣的 寓所。正在這里度假的尼克松總統(tǒng),心情和這天氣、景色一樣的好。 4個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總統(tǒng)在他的對外政策首席顧問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從而結(jié)束了兩國之間20多年的敵對狀 態(tài)。此舉贏得了世界輿論的廣泛贊揚和美國人民的普遍歡迎,尼克松的聲望大振。 1個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蘇聯(lián)領導人會談,達成了關于限 定美蘇雙方各自擁有 2個反彈道導彈發(fā)射場的協(xié)議,讓世界在日益升級的軍備競賽中 看到了一絲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矚目政績的尼克松總統(tǒng),今年任期已滿,他正躊躇滿志地開始了競 選連任的準備工作。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還放著一份競選備忘錄。在他的案頭, 放著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回憶二次大戰(zhàn)的書著《勝利與悲劇》,這本書他已讀了幾遍, 他想進一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尼克松并沒有意識到,正當他向勝利的高峰攀登時,悲劇也在悄悄地向他襲來。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發(fā)上,漫不經(jīng)心地瀏覽當天的報紙。他有早讀的習慣, 看報就像吃早餐一樣必不可少。 《邁阿密先驅(qū)報》第一版左側(cè)的一段小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標題是:“企圖 在民主黨總部裝竊聽器的邁阿密人在華盛頓被拘留”。 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部去實施竊聽,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報道說,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個人在華盛頓的水門大廈被捕,民主黨全國委員 會總部就設在該處。這5個人中,有4個是從邁阿密去的,其中一個自稱是中央情報局 的職員,另 3個是古巴人。他們隨身攜有照相機和電子偵察設備,是戴著橡膠手套安 裝竊聽裝置時被發(fā)現(xiàn),當場被捕的。 據(jù)尼克松自己在回憶錄中說,他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段新聞荒謬得很,古巴人到美 國民主黨總部來裝竊聽器,真會開玩笑。所以,他把報紙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暢游了好久。后來他甚至覺得,這是有利于他競選連任的消息,因為它可以聲明, 由于有“左派”之稱的競選對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戈文一向?qū)虐涂ㄋ固亓_政權(quán) 采取謙讓政策,在美國國內(nèi)的古巴僑民都害怕這一點,故在民主黨總部實施盜竊。這 樣的消息傳播開來,可以狠狠打擊民主黨。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簡單,那么如意。被捕的 5個人中,那個自 稱是中央情報局職員的麥科德,實際上是尼克松的“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的安全顧 問,其余 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的特工人 員。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如此前景的麥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門事件很快變成了新聞 界熱炒、全國關注的爆炸性新聞。 專門辭去司法部長職務、充任尼克松的競選連任委員會**的米切爾,不得不向 新聞界聲明,在水門大廈被捕的那 5個人的行為,純屬他們的個人行為,與本委員會 毫無關系。 民主黨展開了攻勢。它們對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和這伙竊賊提出民事訴訟,要求 賠償100萬美元,后來又增至640萬美元。當時它們并沒有想到,它們本來可以得到的 更多——當然,并非是指金錢的數(shù)額。 兩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華盛頓郵報》的一則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來。報道 說,從被捕的人員隨身攜帶的通訊錄中,發(fā)現(xiàn)了曾在白宮任職的前中央情報局特工人 員,他叫霍華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級顧問科爾森手下任職。聞此消息的白宮,像 挨了地震。 昨天剛從度假地返回華盛頓的尼克松,見報后馬上召來其心腹、白宮辦公廳主任 霍爾德曼商談此事。一個多小時很快過去了,似乎還沒有找到萬全的對策。下午繼續(xù) 探討同一個問題。情況不明而又怕牽連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爾德曼如實告訴他,在 我們“自己人”中,不管屬于哪一層次的官員,是否已經(jīng)使我們卷入這個尷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調(diào)查與口供,如果進行深查細究,會不會讓民主黨抓住把 柄,對我們競選不利。據(jù)尼克松日記記載,米切爾曾在電話里神秘地告訴霍爾德曼別 卷入此案。但此時霍爾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證,白宮的官員不會被牽涉到此案中, 米切爾也與此事無關,盡可以放心。聽到這一保證,尼克松擔心被信心所取代,他決 定采取以攻為守的策略。 然而,霍爾德曼還告訴他,查究水門行動的主使人已經(jīng)查到競選連任委員會財政 組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身上,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正在追查因水門事件被捕的麥科德身上攜 帶的款項,該款項很可能出自競選連任委員會。“必須阻止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追查那筆錢的 來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說。后來,中央情報局的一位高級官員授權(quán)向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 代理局長打電話,請他“別管這件事”,因為在這兩個局之間,早有互不干涉對方秘 密行動的協(xié)議。 盡管白宮利用其執(zhí)政的權(quán)力進行掩蓋和阻撓,檢察機關對水門事件的調(diào)查仍在進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證據(jù)之后,在這一事件中當場被捕的麥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訴,同時被起訴的還有中央情報局的特工人員霍華德·亨特和爭取總統(tǒng)連任委員會 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 盡管有水門事件的陰影纏繞,尼克松爭取連任的競選依然搞得有聲有色。大選前 夕的10月26日,從巴黎回國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國人民公布他與北越代表黎德壽進行 一系列秘密會談的成果,宣稱:“和平即將到來?!边@給尼克松政府的政績本上又增 添了濃重的一筆。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們國家的過去和將會妨礙它的未來的激進集團”。他針對麥戈文借口水門 事件攻擊他的政府是“最腐敗的政府”一說進行抨擊道:“這些年來批評美國的制度 已變得很時髦。批評者們堅持認為,它是如此偏頗,如此腐敗,如此不義,以致我們 應該摧毀它,用別的什么東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國的制度。” 麥戈文顯然不是尼克松的對手。在中學時代就以擅長演講和辯論著稱的尼克松, 巧妙地將對手指責他和他的政府的腐敗,變成了攻擊美國制度的腐敗。盡管水門事件 的許多事實已經(jīng)揭露,但美國選民們似乎對此并不太在意,他們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績,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選結(jié)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選民票和520張選舉人票, 而麥戈文只獲得 34%的選民票和17張選舉人票。這是在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歷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懸殊的票數(shù)決出勝負的一次。 以米切爾為首的總統(tǒng)連任競選委員會成員個個喜形于色,他們似乎忘記了還有 7 個“難兄難弟”因水門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監(jiān)獄里接受審訊。 尼克松滿面春風,走馬上任,開始了新的一屆總統(tǒng)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連 任就職演說中,他還沒有忘記抨擊他的對手:“在每一個關鍵時刻,我們總是受到那 些認為美國一無是處、絕少正確的人們的困擾。但是,我深信,這不是歷史對我們有 幸經(jīng)歷這些非凡的年代的評判。”他在演說中自豪地用了一連串“讓我們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稱“本世紀美國的經(jīng)歷在世界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水門事件的陰影并不因為尼克松滿面春風而消散,相反卻一步步向他逼來。 當尼克松在臺上發(fā)表連任就職演說時,對水門事件被告的審訊也在抓緊進行。這場審 訊從1月8日開始,被告在巨大的壓力下開始交代其犯罪事實,有的公開表示對各種指 控服罪。他們究竟做了哪些交代,會不會將白宮里更大的人物牽扯進去?還有,為掩 飾真相而做出的種種努力,會不會弄巧成拙,欲蓋彌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證?這一切, 都使白宮彌漫著一種焦慮的氣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員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頻頻。 本來應該沉浸在競選連任勝利的喜悅之中,如今卻被水門事件的陰影所籠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喪。他這時似乎已經(jīng)意識到,從一開始阻止調(diào)查就是個錯誤,而且是 比到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裝置本身更大的錯誤。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這條路哪怕是錯了也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風雨飄搖的白宮,仿佛在經(jīng)受地震后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1386636日益增強的余震的煎熬,誰能保證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來的前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