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以升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yè)的研究生,很快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于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6303731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于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泵┮陨卮穑骸拔沂且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2、錢學森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 ”錢學森說:“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 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yè)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3、華羅庚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后,從生活待遇優(yōu)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jīng)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shù)學家,并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4、詹天佑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nèi)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墒牵蔡煊诱龘撝硪粭l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nèi)外的稱贊。
5、佟麟閣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戰(zhàn)開始。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閣所在的第二十九軍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敵機的輪番轟炸,并有3000人的機械化部隊從地面發(fā)動猛烈攻擊。佟麟閣與132師師長趙登禹誓死堅守陣地,指揮二十九軍拼死抗擊。戰(zhàn)斗進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紅門轉移,途中再遭致日軍包圍,在組織部隊突擊時,被機槍射中腿部,頭部再受重傷,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佟麟閣等抗日將領,稱贊他們“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國民政府發(fā)布命令,追授佟麟閣為陸軍上將。參考資料來源1:百度百科:茅以升參考資料來源2:百度百科:錢學森參考資料來源3:百度百科:詹天佑參考資料來源4:百度百科:華羅庚參考資料來源5:百度百科:佟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