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jīng)大學的校友不一定局限于領(lǐng)域,但可能大家更關(guān)注這方面吧。
因為剛到西財一年,對金融行業(yè)未曾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但也幻想著自己未來也能有幸被寫到這個回答里。在一個社團的讀書分享會上認識了 沈元瀚 老師,腹有詩書氣自華,這種魅力真的很吸引人。沈老,1941年生于重慶,于1960年考入原四川財經(jīng)學院(西南財經(jīng)大學前身)農(nóng)經(jīng)系,1985年擔任四川財經(jīng)學院出版社副總編。如今沈老已近耄耋之年,卻仍然躬耕教學。沈老在西財開有《古典詩詞的現(xiàn)代創(chuàng)作》這門課程,每次選課都會出現(xiàn)數(shù)百人爭搶兩個班120個名額的盛況。詩之歌之,恒之持之總角即誦詩三百 弱冠立志赴光華翰墨流香神韻在 文章充棟書無涯桃李但如長江鯽 門生恰似恒河沙善養(yǎng)浩然純元氣 怡情自在一詩家開篇小詩,謹此表達對沈老的崇敬之情。沈老的父親沈重宇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解放前是國民黨的立法委員,解放后便進入四川省文史館,是成都市第二屆人大代表。而沈老的母親曾就讀于華西大學英國文學專業(yè),學識淵博。沈老一家有如此豐厚的學識背景,自然也就比同齡的其他孩子更早接觸到文學作品。沈老四歲即咿咿呀呀背誦《史記》。談到此事時,他還特別提到至今仍然能誦《史記·項羽本紀》,并背誦了一段。但話說到這里,我們至今有幾個人還體會得到那個烏江自刎者——楚霸王的豪氣干云呢?沈老總角之年能有如此造詣離不開父親的教誨。他父親給的啟蒙讀物即是《史記》和《唐詩三百首》,都是中華文化之瑰寶。這時沈老說道:“從小啟蒙是對一個人知識能力的積累和提高,個人并不反對對孩子早點啟蒙。除此之外,要啟蒙就必須選好書,選精華之書。”的確,孩子的啟蒙是一生的開端,起好頭很重要。這也對其后來的人生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他父親教育子女的方式和理念不是一味溺愛,在那個年代,父母們擔心孩子們有點錢就會變成紈绔子弟,所以寧愿分文不給!父親對沈老兄弟五人的態(tài)度是:“最好能上大學,如果不能,也不強求;但是,一定要做個好人,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謀生本領(lǐng)” 。書香世家如此,沈老也最終成為詩作大家。2015年他被評為四川首屆“書香之家”,并入選全國“書香之家”。當時沈老即興填詞一首《行香子——華西書香之家重聚圣燈》:錦里春濃,乙未年逢,評華西廿戶書蟲。平生夸富,書滿非窮。看壽翁來,青壯至,志趣同。草堂仰止,竹琴佳韻,聽琵琶流水淙淙。圣燈重聚,眾皆欣從,證書中有情,書中有義,書里由衷。沈老之詩詞修養(yǎng),內(nèi)收便是養(yǎng)身怡情之志,外放即為潘江陸海之才。家世淵源,書香無涯!執(zhí)教不忘芳華沈老于1995年被返聘為西南財經(jīng)大學教授,多年以來總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影響著學生、吸引著學生,就如《古典詩詞的現(xiàn)代創(chuàng)作》一課人數(shù)就曾一度達到130多人。沈老談到:“以前你們師母還很年輕的時候,我每學期都會邀請二三十名學生到家里吃飯,這些學生都是從每個班里選出來的,我告訴他們地址,讓他們自己乘車去。畢竟學生在學校食堂吃得不夠好,然后我就囑托師母做些好吃的祭一祭這些學生的五臟廟。比如什么 ‘水蜜桃燒肉、酸菜老鴨湯之類的’,每次滿滿當當?shù)牟妥蓝紩晃缚诖箝_的年輕人一掃而空?!鄙蚶喜粌H僅在生活方面給予學生關(guān)照,在教育上更是無微不至。沈老自己給學生印發(fā)手抄版講義,講義上的楷書棱角分明,穩(wěn)重持中。不僅如此,還用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431353337毛筆(字體為小楷)給學生寫藏頭對聯(lián)——聊表師生一場情誼。每個學生都有一份,旁聽的也可以請沈老書寫。采訪中還聽到沈老自謙之詞“我這字,騙騙學生可以,難登大雅之堂!”沈元瀚教授,教書育人,別具一番風格。執(zhí)教數(shù)十年,不忘初心,不忘芳華。腹有詩書氣自華,詩之歌之,恒之持之。我也想如此,你想必也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