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1928年11月,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新月詩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康橋,即為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幾年前,徐志摩曾游學于此,這是詩人一生中重要的轉(zhuǎn)折點,是詩情激蕩的歲月,他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p>
喜歡這首《再別康橋》已經(jīng)很久了,久到還是剛上高中的時候,在晨光灑射的去路,在夕陽斜照的歸途,邊走邊在心里默默地背這首詩。
然后,一切都會因為這份詩情而變得美好??粗放缘牧鴺洌拖氲搅讼﹃栔械男履?;望著西天的云彩,也欲揮一揮衣袖;遇到星月輝映的夜晚,便思索誰會吹起別離的笙簫。
這首詩以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描摹了如畫的風景,展現(xiàn)了如水的柔情,應該說每一句每一段都完美得無懈可擊,但我還是最愛這段——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2、《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一詩寫于1924年5月徐志摩陪泰戈爾訪日期間。
1924年5月,泰戈爾、徐志摩攜手游歷了東瀛島國。在回國后撰寫的《落葉》一文中,他盛贊日本人民在經(jīng)歷了毀滅性大地震后,萬眾一心重建家園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國青年也要永遠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
除此之外,作者在日本也深深感受到日本女郎的獨特風情。因而扶桑之行的另一個紀念作品便是長詩《沙揚娜拉》。最初的規(guī)模是18個小節(jié),收入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詩》。再版時,詩人拿掉了前面17個小節(jié),只剩下題獻為“贈日本女郎”的最后一個小節(jié)。
3、《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1989年1月,距離作者海子自殺時間只有兩個月。我到現(xiàn)在都不敢相信,一位給我們留下如此溫暖詩句的人,怎么就在那么短的時候里選擇了與這個世界告別?
所以每每讀這首詩的時候感情都很復雜,一方面為孤獨的詩人而傷感,另一方面為這首詩所流露的明亮與暖意而幸福著。
我知道詩人多數(shù)是理想主義者,海子生命的末期,正是感受到了身邊不斷涌動著的物質(zhì)欲望已經(jīng)對純美的精神世界構(gòu)成了巨大沖擊,他不愿意讓自己也變成精神空虛、圓滑世俗之人,所以他寫下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4、《雨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53936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是中國詩人戴望舒1927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現(xiàn)代詩。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
他懷著一種縹緲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與芬芳,而她的內(nèi)心卻結(jié)著憂愁、哀怨。
他逢著了這樣的姑娘,然而轉(zhuǎn)瞬即逝,“像夢中飄過”,她的顏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悵”統(tǒng)統(tǒng)消散在“雨的哀曲里”。
他依舊“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依舊懷著希望,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中,詩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來營建抒情空間,傳達內(nèi)心情感,并且融會了中國古代詩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纖弱婉約詩詞的藝術(shù)營養(yǎng)。不僅如此,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它的和諧的音律美。
5、《門前》
顧城
我多么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還要流浪
我們把六弦琴交給他
我們不走了
我們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毀滅的土地
我們要乘著它
度過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時狹隘
然而,它有歷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們愛土地
我們站著
用木鞋挖著泥土
門也曬熱了
我們輕輕靠著,十分美好
墻后的草
不會再長大了
它只用指尖,觸了觸陽光
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1982年8月,作者顧城是朦朧派的重要代表詩人。
顧城最有名的句子莫過于《一代人》里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不過,讀了幾首顧城的詩,我最愛的卻是這一句,“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而讓我欣慰的是,詩中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也沒有遵循什么韻律或節(jié)奏,全然是一派自然的純凈,帶著和煦的溫暖。
無論土地,陽光,月亮,還是露水;無論草的種子,樹的葉子,還是相對而站不說話的人兒,都那般安然美好,自在滿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再別康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雨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