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用我身邊的朋友,看看讓他如何讓孩子見識世界,也讓我們大人如何見識這個世界的,這和大人的眼界和努力分不開的。
朋友中年得子,很早就移民加拿大,大女兒20歲,兒子7歲,都拿的加拿大護照。兒子3歲在加拿大上的幼兒園,當然是全英文教育,回家和父母說中文,也算可以溝通。孩子7歲上小學回到了南京,在南京的小學接受中式教育,由于在國外比較開放,所以上課也勇于表現,常常舉手發(fā)言,也經常糾正他們英語老師的英語單詞的發(fā)音,弄的英語老師很沒有面子。班上的同學也夸他英語說的好聽,這讓他很得意。小學四年級回加拿大上的私校。每年學費2萬加幣。加拿大是一個強調第二外語的國家,要求學生基本掌握兩門語言,所以中文作為孩子的第二語言他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也很輕松的掌握。現在孩子上初中了,如果按照國內的說法國外上學很輕松那就大錯特錯了。中國人重視教育,給孩子灌輸的思想也是上名校,常春藤學校,你懂的。所以現在也是課外上補習班天天上,也是弄的孩子老晚睡覺。有著中國和加拿大的生活經歷,當然放假也是到處玩,去過很多地方,該去的都去遍了,我想他應該算已經見識了這個世界,對世界不會陌生了吧。如何讓孩子見識世界,其實是對家長如何見識世界的考驗,壓力山大啊。自己有兩個女兒,壓力自我覺得輕點,但我會努力的,和孩子一起見識世界,見識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