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敷”一詞,出自《尚書舜典》,意思是恭敬地布施教化。
敬敷書院原名培原書院,為清操江巡撫李日 M于公元1652年創(chuàng)辦;1733年,奉旨改為官辦“省學”;1736年,清廷下旨定名為敬敷書院。
1897年,書院移建到安慶師范學院校址辦學。從清初到清末,在書院兩百余年的辦學中,著名史學家全祖望、桐城派“三祖”中的劉大和姚鼐、著名學者王寬吾、“江南大儒”汪宗沂、曾任國史館總纂官的趙 s等諸多著名學者擔任過山長或主講。這些大師學識豐富,德高望重。他們執(zhí)著地秉守文化育人的“敬敷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時代精英,如國畫大師黃賓虹、著名教育家房秩五等都是從敬敷書院走出的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