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是意大利從中古到文藝復興過渡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被恩格斯譽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其主要作品是長詩《神曲》,《神曲》采用了中世紀文學特有的幻游形式,全詩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個部分,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緊密結合的典范。作者在書中堅決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表達了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思想。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十日談》被譽為“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經典巨著”。該書批判了宗教守舊思想,贊揚了平凡的才智和純潔的愛情,宣揚了“幸福在人間”的思想,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之作。但丁用 《神曲》給人類搭 建 了一條通往救贖之路的天梯 ; 薄伽丘則 以 《 十日 談 》發(fā)出了內心深處渴望自由幸福的悲鳴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