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題主房間是否整潔,或者至少桌面干凈,對于我來說周圍環(huán)境會是干擾因素之一。
對策:首先每次學習前把桌面清空,只留下需要的資料于桌面一角,學習用的書本、筆、紙以及一杯水于面前。就像你去圖書館帶什么資料,那么在家學習時也就把這些資料擺在桌上,其他就別翻了。切記是清空桌面像在圖書館那樣。"到了學校的圖書館可以快就專下心來處理學習的問題,但是在家里卻很難集中"這種時候試著把窗簾拉開。(我后面解釋)有人可能會說是因為沉浸在學習氛圍中,大家學習帶動自己也學習了。但我發(fā)現(xiàn)最根本的是因為有人看著,所以要有學習的模樣。我接下來說我是怎么分析出來的,可能有人會覺得可笑。(我很認真說給別人聽確實被嘲笑過)我在圖書館或者全班晚自習時效率特別高,不僅寫題快背書也很快,比一個人在家周末兩天的效率高很多。我一開始也以為是所謂學習氛圍的原因,后來有一次學校英語演講比賽我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備稿,結(jié)果比賽前幾天才寫好給老師修改,到手時已經(jīng)第二天早上就比賽了。到家有作業(yè),所以只能在回家的校車上背,三面滿字的演講稿在車上(20分鐘)居然背完了,而且走路還斷斷續(xù)續(xù)默背了一遍,當然我知道知乎上肯定有比我更厲害10分鐘背完的,但是我是和我平時比較——背一篇言律詩都要10分鐘,第二天早上及時復習才能達到熟練。這件事情后,我驚訝的同時想保持這種狀態(tài),于是仔細回想我當時的心理。我當時覺得校車上其他同學或多或少都看著我,所以我要有學習的樣子,既然樣子都擺出來了那一定一句接一句的讀、背,然后就在這樣的"督促"下很快背完了。所以后來在家學習時都把窗簾拉開,這樣總覺得外面的人或多或少會看著我,所以要有學習的樣子,這樣督促下我也不敢走神。想象你在周圍都有人的空間里時那種心理狀態(tài),就很好理解了。時間規(guī)劃。要肯定的是假期的時間也按照在校時間那樣安排,比如在學校8點開始上課45分鐘一節(jié)課11點下課,下午14點上課18點下課。那么周末也以此為大致時間表。即8點至11點學習,下午或者晚上學習3或4小時。值得注意的是時間表不是一次制成的。第一次只需要制定大框:7點30起床,8點開始學習,50分鐘一節(jié)課休息10分鐘,11點后自由。下午14點學習50分鐘一節(jié)課休息10分鐘至18點后自由。晚上看書2小時。
23點前睡覺。像這樣過完一天,晚上睡前用10分鐘總結(jié)哪里時間該延長或縮短,制定新的時間表,第二天執(zhí)行,總結(jié)。第三天執(zhí)行,總結(jié)...注意一定要制定的松散然后不斷改進,而不是第一次就花一個小時制定完美時間表。(比如刷牙洗臉10分鐘,早飯20分鐘,洗碗10分鐘,這樣很容易達不到,于是產(chǎn)生挫敗感,一天就不容易順利進行下去)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反省總結(jié)上,每天至多30分鐘。注意力:"給自己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XX "并沒有效果,1個小時內(nèi)沒寫完試卷難道你會不寫了?還是會接著寫,該磨蹭還是磨蹭。所以我的方法是20分鐘讓自己專注一件事情上,走神就在草稿紙上寫一道(寫正字)。比如我經(jīng)常寫作業(yè)會聯(lián)想到別的事情,寫著寫著想起知識點的同時,想到這個類型的題目她強調(diào)過的,她當時的表情...衣服,她好像之前沒穿過這件...恩 ...也沒有戒指,這樣聯(lián)想下去不限制住,可能接下來就去翻她微博了?;蛘呦氲接行﹩栴}在知乎上看到過,于是就去翻,結(jié)果可想而知...所以,趕緊把自己拉回來,并且在紙上寫一道。一開始20分鐘可能兩個"正 "字,后來40分鐘兩個"正"字,有時候還會走神走到忘記寫"正"字,總之堅持下去會越來越好的,如果你決心改變自己的話。最后要找一個監(jiān)督人,我當時找我媽媽監(jiān)督,明確和她說我想變得更好,"劃正字"就是她幫我想的辦法,我用一個暑假把自己優(yōu)化了一些,當然不能說之后就做事雷利風行了,但至少不會再出現(xiàn)寫著寫著就喝水上廁所躺床上刷微博知乎去了。效率高很多。最后一個建議就是一些你覺得好的行為就讓自己堅持30天,在日歷上作記錄,30天過后就基本成為習慣了。好的行為習慣越來越多,性格也會相應優(yōu)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