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物質的,存在即被感知。
是近代英國太主教、哲學家貝克萊(1684-1753)的觀點。貝克萊(George Berkeley,1695~1753)近代西方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鼻祖,是英國唯心主義經驗論心理學思想的主要代表,其空間知覺學說對心理學有重要貢獻,影響馬赫主義、實證主義,并促進聯(lián)想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貝克萊出生于愛爾蘭的一個鄉(xiāng)村紳士家庭,曾經在都柏林三一學院學習和任教,后任該院研究員。他還在北美洲等地進行過傳教活動,回國后擔任愛爾蘭克羅因地區(qū)主教。主要著作有:《視覺新論》(1709)、《人類知識原理》(1710)等。貝克萊主要生活在18世紀上半葉英國革命后進一步牢固統(tǒng)治的時期。他極力維護宗教,教誨民眾內心忠誠,并把自己的哲學論證與宗教信仰結合起來,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esse is percipi)這一著名的哲學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