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路是靠他們自己走的,但他們仍然非常需要“引路人”。
這個引路人,不僅是他的老師,父母也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對于大學生,父母仍然要“管”的。父母半輩子閱歷積累的人生經驗,是孩子未來人生路上可以借鑒的精神財富;父母在孩子面臨重要抉擇時的參考意見,能在孩子人生的十字路口為他指點迷津,幫他更好地規(guī)避風險、達成目標;哪怕你沒有足夠的能力為孩子解疑答惑,來自父母的關心關切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對于家庭的意義、意識到自己肩上對于家庭還有一份責任,感受到來自家庭的一份溫暖。這也是他努力拼搏的一份動力啊。就算你學歷不夠、能力不夠,也還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家里的親戚、讀過大學的朋友等,都可以找過來跟孩子多交流,他們也可以做孩子在某個方面或是領域的引路人。而如果你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過問他的大學生活,失去的不僅是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的機會,對于缺乏自制力和明確目標的孩子來說,你的放任不管會成為他自甘墮落、虛度光陰的溫床。所以,父母對大學生依然要“管”,但要柔軟地“管”,要尊重、引導、幫助,而不要強制、命令、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