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物理專業(yè)有五大高手。
1. 北京大學在很早以前,中國有一所傳奇大學,西南聯(lián)大,它培養(yǎng)了很多物理學大師,楊振寧、李政道、陳省身都是這個學校畢業(yè),另外還出了鄧稼先、郭永懷等8名“兩彈一星”元勛,還出了黃昆等上百位院士。這所學校是由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這學校的物理實力,拿到世界上去都是第一流的。到了1952年,院系調整時,清華的物理系和地質地理氣象系里的氣象部分,還有燕京大學的物理系全部并入北大。清華過去的著名教授有:周培源、王竹溪、葉企孫、楊立銘等人。這些人中周培源當過北大的校長,中科院的副院長。王竹溪是劍橋博士,楊振寧、李政道的老師,楊振寧科研的一大興趣是統(tǒng)計力學,而這興趣就是來自于王竹溪。葉企孫是哈佛博士,1948年就是院士,他是物理界的教育大家,大家耳熟能詳的科學家們基本都出自他的門下:黃昆、錢三強、何澤慧……幾乎是老一輩院士的半壁江山。燕京大學又是原先京城的四大名校之一:清華、北大、燕京、輔仁。相當于北大物理系的實力回到了西南聯(lián)大的水平。數學其實也是。在院系調整中,清華元氣大傷。因此,很長時間,北大物理系獨步海內,無人能抗衡,即便中科大那么厲害,也撼動不了北大物理系的地位。北大物理系也出了好幾位北大校長:周培源、陳佳洱、王恩哥。北大物理系開創(chuàng)了我國很多的第一個專業(yè),像半導體專業(yè),就是把北大、南大、廈大、吉大、復旦的師生聚集在一起,由黃昆和謝希德主持培訓、上課,開出了這個專業(yè)。核物理也是如此,從全國抽調著名專家、老師和學生,組建核物理專業(yè)。
1978年后,百廢待興,物理迎來大發(fā)展,北大物理系的各位教授編寫了很多教材,在全國影響很大,許多高校的教授們都是學這些書成長的,自然,北大物理成了中國物理的引領者和領導者。不過,這幾年北大物理系有些退步,年輕的著名學者不多,有影響力的成果也不多?,F(xiàn)在北大物理學院院長是高原寧,北大畢業(yè),但在清華工作了很多年,北大有點人才匱乏的意思。
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的成立就是在搞兩彈一星的大環(huán)境下,國家深感缺乏這方面的高端人才,所以要建一所培養(yǎng)這方面的高端人才的學校,因此說中科大是一所物理大學,毫不為過。當時著名的物理學家很多都到中科大當老師,像錢學森、嚴濟慈、趙忠堯、趙九章、郭永懷等。中科大在物理方面的成果顯著,培養(yǎng)的人才各方稱道,現(xiàn)在在美國物理方面的華人院士中,中科大校友排第一??茖W研究也非常厲害,中科大有兩個國家實驗室,同步輻射國家實驗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內只有中科大有兩個國家實驗室,而且都是物理方面的。清華只有一個國家實驗室,是信息技術方面的。中科大的科研還很強的體現(xiàn)是,它獲得過兩次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fā)現(xiàn)及若干物理性質研究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這在高校里也是絕無僅有的。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三大獎中的最高獎,有時候經??杖?,含金量非常高,北大就沒有獲得過。
3.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在歷史上輝煌過,后來給了北大,到了上世紀80年代,開始重建物理系。我認為是國內發(fā)展最快,也是最好的物理系,實力上已經達到,不過大家還沒有完全接受?,F(xiàn)在清華物理系有凝聚態(tài)物理、原子分子和光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等幾個研究方向,這些研究方向上都有很不錯的成果。尤其在凝聚態(tài)方面,低維量子物質的制備、量子現(xiàn)象等研究出了很多成果。薛其坤院士的量子反?;魻栃獙嶒灠l(fā)現(xiàn)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被楊振寧稱贊為可得諾獎的成果?,F(xiàn)在清華物理系人才濟濟,有10位院士,長江學者9人,杰青15人,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除了科研,我覺得清華物理系的發(fā)力還在后面。原來物理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他是黃昆的弟子,對人才培養(yǎng)極為重視,從基科班到現(xiàn)在的學堂班,都是他在主導?,F(xiàn)在科大校友在物理界聲勢很大,也許20年后就是清華校友了。從去年起,國家物理奧賽的集訓由清華物理系來主抓,原來是北大在負責。這個的結果就是大量物理奧賽金牌得主將會進入清華,一部分會接著研究物理,是非常好的物理后備人才,清華又用學堂班這種高規(guī)格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去承接,應該會出一些牛人。
4. 南京大學北有北大,南有南大,南大的文理跟北大很像,尤其在物理學這塊,南大一直實力很強,著名學生有吳健雄、嚴濟慈、吳有訓等人。全國高校重視SCI論文,就是從南大物理系開始的,引領全國風尚。南大物理學院現(xiàn)在有院士9人,長江學者17人,杰青21人,正在籌備國家實驗室:南京微結構實驗室。南大物理系也曾經得過一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除了物理系,南大還有一個系更為厲害,絕對國內第一,天文學系。這是我國最早開設天文學專業(yè)的學校,也是唯一的一個全國天文學的重點學科,我國的天文學人才的搖籃。天文學是物理的一個分支,密不可分。在物理這塊,南大名聲還在,但最近感覺人才有些跟不上,新出來的院士很少。
5. 復旦大學復旦大學曾經物理是可以比拼進前三的,現(xiàn)在越來越后退,真是慚愧啊。想當年,它在院系調整時,獲得了浙大的物理系。浙大也是民國幾大名校之一,真是可惜了。當年中國創(chuàng)建第一個半導體專業(yè),還是北大黃昆和復旦謝希德一起搞的,現(xiàn)在的聲音幾乎沒有了。再這么發(fā)展下去,復旦的物理要被上海交大超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