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觀世界是洪堡特提出的;洪堡特(1767—1835),德國人,初為外交官,懂得的語言很多,后因與當權(quán)派的政見不合,就退出政壇,投身學術(shù),主要研究語言學。
由于他懂的語言多,因而就進行不同語言結(jié)構(gòu)的異同的比較研究,從理論上解釋語言的特性和共性的關(guān)系,成為語言學史上第一位普通語言學家,“每一語言里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就是他的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語言理論觀點,對后世的語言研究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洪堡特說:“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正如個別的音處在事物和人之間,整個語言也處在人與那一從內(nèi)部和外部向人施加影響的自然之間。人用語音的世界把自己包圍起來,以便接受和處理事物的世界。……人從自身中造出語言,而通過同一種行為,他也把自己束縛在語言之中;每一種語言都在它所隸屬的民族周圍設(shè)下一道樊籬,一個人只有跨過另一種語言的樊籬進入其中,才有可能擺脫母語樊籬的約束。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說,學會一種外語就意味著在業(yè)已形成的世界觀的領(lǐng)域里贏得一個新的立足點。掌握外語的成就之所以沒有被清楚地意識到,完全是因為人們或多或少總是把自己原有的世界觀甚至語言觀,帶進了一種陌生的語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