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條。面條成了長興人早餐最普通的食品,自然競爭激烈,店主也拿出看家本領(lǐng),形成了“阿香面館”、“保平面館”“小喬面館”等諸多品牌。長興面條,最有特色的的,是由冷面發(fā)展而來,“干挑面”成了長興小吃的一張名片。
二、饅頭。饅頭和包子,很多長興人是不分的,所以我也把它們歸成一類。“大草包”“阿五包子”熱氣沸騰地端出,讓人食欲大開,絕對不亞于在天津品嘗的狗不離包子。其實包子雖香,手藝卻遜色于沒有絲毫佐料的刀切饅頭。
三、鍋貼。曾經(jīng)一時,長興中學(xué)門口的“談記生煎”(長興土話“鍋貼”),必須排隊等上5—8分鐘,才能嘗一口,即使是免費(fèi)的一鍋肉骨頭蛋湯也是香味撲鼻。其實小談的師傅,泗安“唐八仙生煎”,品嘗后,那才叫贊不絕口。受泗安美食的影響,原金陵菜場邊的生煎餃子味道,也勝于“談記生煎包”
四、青團(tuán)子。此次入選的還有兩家店的青團(tuán)子,其實是重復(fù)。不要說十大長興名小吃,即使是長興十大名吃,“水口青團(tuán)子”也是不二選擇。此結(jié)緣于長興有清明吃團(tuán)子的習(xí)俗。
五、烏米飯。陰歷四月初八,長興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蒸上一碗烏米飯,由于太過平常,自然沒有店家專門出售。還有一樣豌豆菜飯,也是同樣不入流,但都是長興普通人家舍之不棄的佳肴。
六、粽子。嘉興有“五芳齋”,湖州有“諸老大”,長興一般人家的家庭主婦,每逢端午所包的粽子,絕對不遜色于兩大名粽?!鞍⑵紧兆印敝皇谴矶?。
七、酥糖。“泗安酥糖”在清朝、民國年間,絕對是長興小吃第一品牌,名冠蘇浙皖三省。由于當(dāng)代人少吃甜食的養(yǎng)生之道,及曾經(jīng)輝煌的水路碼頭泗安鎮(zhèn)的蕭條,“泗安酥糖”盡管名氣尤在,真正愛吃的人是越來越少,但長興小吃少了它,就值得懷疑了。
八、湯包。湯包是江南一帶的最愛,是小吃中的珍品。受過去經(jīng)濟(jì)條件所限,普通人家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舍得正月里去大啖一番,我小時候就用壓歲錢吃過3客(30只)??上КF(xiàn)在經(jīng)濟(jì)條件雖好,湯包已經(jīng)沒有了過去的味道,只有粗制亂造的小籠包子來代替了。
九、春卷。脆黃的一盆春卷,往年是正月待客必不可少的。每鄉(xiāng)每鎮(zhèn),小年一過,就有此刻得閑者兩三個,拎著一灶一鍋再帶上一團(tuán)面粉,立于街坊間等著三三兩兩者,購上一迭,回到家中包上眼心鍋里一燙,香脆爽口。
十、餛飩。餛飩也是長興普通人家餐桌上常見的,就好比是北方人的餃子。湖州有味道鮮美的“周生記餛飩”,長興餛飩比不上,就發(fā)明了可口的小餛飩。這可能也是唯一湖州人比長興人大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