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英國19世紀著名詩人。
他10歲繼承男爵爵位,求學于哈羅中學和劍橋大學,學生時代就已經(jīng)開始寫詩,詩集《閑暇的時刻》出版,初顯才華,但受到攻擊。他1812年又推出新作《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立刻風靡全英。詩人自稱:一夜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成了名人。后來,他又寫出了長篇敘事詩《異教徒》《海盜》《萊拉》等。他熱情謳歌革命,是當時歐洲進步文學界的一面旗幟。他的代表作還有《審判的幻景》、《唐璜》等。“可惡的小畜牲,你給我站?。 币粋€歇斯底里的婦女,手里拿著一把火鉗,正在追趕著一個5歲的小男孩。小男孩是個瘸子。他一拐一拐地跑著,不料被一塊磚頭絆住,一跤摔倒在地,額頭“嘣”地一聲撞在一塊鵝卵石上,殷紅的血,立刻流了出來??赡莻€婦女并不管這些,她幾步?jīng)_過去,掄起火鉗狠命抽打起來。她邊抽打邊罵道:“你這個小臭拐子,我讓你跑?再跑,我把你那只腳也打成拐子!”小男孩聽了這句話,像被什么東西刺了一下似的,立刻瞪起兩只憤怒的眼睛,盯著那婦女,一言不發(fā)。他額頭滲出的鮮血,順著鼻梁一滴一滴地掉在地上。突然,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向自己的胸脯使勁刺去。婦女和周圍的人頓時驚呆了,他們趕緊撲過去,拼命奪過小男孩手里的小刀,這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fā)生。這個瘸腿的小男孩,就是后來被詩圣歌德譽為“19世紀最大的天才”拜倫。那個痛打他的婦女,就是拜倫的親生母親戈登·卡莎琳。人們常說:“拜倫是在血和淚中長大的?!?788年1月22日出生于英國倫敦。也許是祖上做的孽,使小拜倫一來到世上,就開始嘗受人間的種種辛酸。他母親的家系,原是蘇格蘭的王家,祖先的第一代威廉·戈登是溺死的,第二代被殺,第三代、第四代都因殺人罪而被絞死。后來的家主也大多是兇殘暴虐,使蘇格蘭人聞之喪膽。拜倫的外祖父是在巴思溫泉溺死的。拜倫的父親家系也并不十分光彩。他的曾祖父被人稱為“殘酷老爺”,祖父被人稱為“暴風杰克”。拜倫4歲那年,父親在法國比利時邊境的一個小縣城死去了。他是被餓死的。小拜倫開始走路的時候,他的母親不覺失聲大叫:“哎呀,是個瘸子!”她驚慌不已,設法給兒子醫(yī)治。由于是先天性跛足,無法醫(yī)治。就這樣,小小的拜倫拖著一只殘足,艱難地踏上了坎坷的人生之途。瘸腿的少年,本應更多地得到母愛,然而,拜倫的母親卻對他越來越冷酷。有時,她竟命令女仆晚上把拜倫的腳綁在木板上睡覺。發(fā)起神經(jīng)來,她會順手抄起盤子、火鉗、花瓶痛打拜倫。幼年的拜倫,從心底里憎恨自己的母親。他十分討厭這個家,希望能在外邊找到一點同情和憐憫。可是,每當他走在街上,常常聽到人們這樣的議論:“唉,多漂亮的孩子!可惜是個瘸子!”“荒唐的老子,跛足的兒子,這是上帝的報應!”一些小孩歡快地跳著,他們常常一齊喊道:“小瘸子!小瘸子!”小小的拜倫每聽到這些,他的心都碎了。他為自己的跛足感到羞恥,為周圍的譏笑感到痛苦。他多么希望能像別的孩子一樣有一雙正常的腳?。榇?,他常常伏在床上哭泣,幼小單純的心靈蒙上了濃密的陰云。他的性格逐漸地變了,變得憂郁和悲傷。
1801年,拜倫讀完小學,進入倫敦市郊的哈羅中學。這是一所和伊頓公學并列的培育英國人杰的古老中學。開始,高年級的同學都想欺侮這個跛足少年,但是他不卑不亢、聰明勇敢,不久就博得大家的贊嘆。有一次,后來成為英國首相的羅伯特·皮爾正在挨一個高年級學生的打,拜倫走過去問道:“你想打他多少下?”“混蛋,你問這個干什么?”“我想替他挨一半?!睆拇艘院?,再也沒有人敢欺侮他了。拜倫對學校的正規(guī)課不感興趣,卻熱心課外讀物?!短旆揭棺T》是他最喜歡的書。他想象豐富,常常寫點小詩,同學們都稱他為“跛腳的小詩人”。為此,拜倫也經(jīng)常痛苦地離群索居。
1805年10月,拜倫進了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學習。他仍不滿意那內(nèi)容枯燥的課。他既不飲酒,又不賭博,為了排遣心中的煩悶,干脆閉門謝客,埋頭寫起詩來。年僅15歲的拜倫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懶散的時光》,抒發(fā)了作者不滿現(xiàn)實、不與俗人為伍、寂寞而孤獨的悲哀和追求民主的復雜感情。這是拜倫的處女作。他十分希望得到名人的扶植與指導,沒想到當時的權(quán)威雜志《愛丁堡評論》,卻用極其尖刻的語言對他進行了批評,說他淺薄而無能。拜倫怒不可遏,他集中了有生以來所遭受的全部痛苦和仇恨,立即向那些“折磨”他的人發(fā)起反擊。他寫了一篇《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詩中寫道:寫了詩——就要發(fā)表,無論是對還是錯;“笨蛋”是我的主題,讓譏諷為我唱歌。這一長篇諷刺詩,以犀利的筆鋒、飽滿的激情,對以《愛丁堡評論》主編為代表的權(quán)威人士發(fā)起攻擊,對統(tǒng)治英國文壇的浪漫主義“湖畔派”詩人華茨華斯之流提出挑戰(zhàn)。顯示了拜倫早期詩歌的戰(zhàn)斗力量和政治傾向。也許是家庭的不幸給了他超人的才華,世人的白眼給了他狂風暴雨般的激情。這篇長詩一問世,立刻轟動英國文壇,隨之連刊5版。人們開始注意到,又一顆新星在英國的詩壇上升起。這首詩,確立了拜倫的詩人地位,作為諷刺詩人,他成了“18世紀英國詩界王座上燦爛閃光的明星”蒲柏之后的第一位名家。這年,拜倫才剛剛20歲。從此,結(jié)束了他的學校生活,也同時結(jié)束了他血淚交織的童年和少年時代,走上了終生為之奮斗的詩歌創(chuàng)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