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一詞,最早源于戰(zhàn)國時燕國置右北平郡。
西漢時北平屬廣陽國,東漢復為廣陽郡,均與右北平隔著漁陽郡?!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酚小埃ɡ睿V居右北平”。 西晉時,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轄地不變,這是北平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在行政地區(qū)名中。 唐時北平郡改平州,公元714年—公元743年北平為幽州治所,轄大約今天平津兩市,置范陽節(jié)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 明朝洪武元年,即1368年9月12日,大都更名為北平府,取“北方安寧平定”之意,北平又一次成為北平的名稱。后明成祖朱棣遷都,作為明朝的都城于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年)改名為北平,與南京對應,形成“南京北平十三司”,此為今名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