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滅亡》《滅亡》,巴金1928年完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fā)表后引起強烈反響。
1923年5月,19歲的巴金跟隨哥哥堯林離開四川老家,乘船順江而下,到達上海。
4年后,他又去往法國。走出四川與出國是巴金人生的兩大轉折。他的第一部小說《滅亡》就是在法國巴黎寫成的。
2、《家》《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時報》開始連載,原篇名為《激流》。開明書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單行本。
3、《春》《春》是現(xiàn)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洞骸肥侵熳郧宓纳⑽拿?,最初發(fā)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在該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xiàn)了作家骨子里的傳統(tǒng)文化積淀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4、《秋》《秋》是中國作家巴金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是激流三部曲之一,這部長篇巨制蜚聲海內外,通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分化,描繪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變舊生活的故事。
5、《雨》《雨》,巴金《愛情三部曲》第二部,長篇小說,出版于1933年,出版社為:良友圖書公司。主要講述了《霧》中主人公周如云的朋友吳仁明的經歷,描寫了舊社會時期各種不同人的思想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