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是法顯。
人物簡介:法顯,東晉僧人、旅行家、翻譯家,中國僧人赴印度留學(xué)的先行者。俗姓龔,約公元337年出生于平陽武陽(今山西襄垣)。公元411年,法顯自獅子國返歸中國,采取了乘船穿越馬六甲海峽,繞行東南亞半島,然后北上的海上之路。他登上一艘返航的中國商船,在海上漂泊九十日,抵達廣州西南方的耶婆提國,停留五個月等候季風,后搭乘另一商人大船,啟程返國。在海上顛簸了近三個月到達了今山東半島的青州長廣郡界?;貒?,法顯將所得梵文佛家經(jīng)典譯為漢文,多達百萬余字,又將游歷當時三十余國的見聞編輯成《佛國記》一書。此書不僅是研究古代中外交通的名著,也是研究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歷史的重要文獻。法顯出國14年,足跡遍及30余國,不但帶回了佛經(jīng)(后來翻譯整理出6部24卷),而且還把國外所聞所見及海上斗風戰(zhàn)浪的經(jīng)歷整理成《法顯傳》(又稱《佛國記》、《佛游天竺記》等),為了解東南亞各國及航行情況提供了重要史料,也為鄭和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礎(chǔ)。法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是中國航海史上有重要貢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