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獸首瑪瑙杯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杯體為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為杯柄,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劃細微精確。
唐獸首瑪瑙杯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chǎn)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 展覽文物目錄》。見下圖。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共出土兩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2克;一件高5.6厘米,口徑13.5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1克。見下圖。鎏金舞馬銜杯紋仿皮囊銀壺,1970年陜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該銀壺高18.5厘米,整體造型仿照騎馬的游牧民族儲水用的皮囊,上口斂而底部呈扁弧形,周身看不到焊縫。見下圖。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罐體中心以鸚鵡紋作為主體紋飾,鸚鵡抬首,展翅,翹尾,栩栩如生。折枝花團圍繞著鸚鵡,將器物簇擁而繞,形成一種生機盎然的景象。器身其余空白處用魚子紋填滿象征著多子多福?;y平鏨,紋飾鎏金。銀罐的肩部有一提梁,提梁能自由活動。銀罐蓋子內有墨書“紫英五十兩,白英十二兩”。見下圖。鎏金迎真身銀金花四輪十二環(huán)錫杖,長1.96米,重2390克,杖身4輪套12個環(huán)。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托流云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上面鏨刻圓覺十二僧,手持法鈴立于蓮花臺之上,個個憨憨可掬,神情動人,錫杖下端綴飾蔓草、云氣和團花。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見下圖。銅浮屠,該浮屠通高53.5厘米,底座長寬各28厘米,二層長寬各24厘米,三層長寬各19厘米,房檐長寬各23.51厘米,重7.4千克。為模鑄成型,精致玲瓏,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內盛放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的棺蓋內。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