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柏拉圖(公元前427-347) 古希臘圣賢,“精神戀愛”的鼻祖,認為男男之間的愛慕為世間為最高級的情感形態(tài)。他還是最早的共產(chǎn)主義分子,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國》里論及婚姻時曾說,理想的社會應(yīng)該是:共產(chǎn)、共妻、共子。81歲的時候,在一次婚宴上興高采烈談笑風(fēng)生之際溘然長逝?! ?:哥白尼(1473-1543):波蘭天文學(xué)家 在一個沒有望遠鏡的年代,他感知腳下轉(zhuǎn)動的地球,他與出身名門的安娜同居十余多年,但終被保守的教會拆分(剝奪了哥白尼的結(jié)婚權(quán)),1543年5月24日,歷經(jīng)坎坷,他的巨著《天體運行論》終于出版,一個小時后,他與世長辭?! ?: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天才 天才。他是藝術(shù)家,數(shù)學(xué)家,物理學(xué)家,醫(yī)學(xué)家,還是工程師,建筑學(xué)家......他曾經(jīng)設(shè)計過直升飛機、飛行器、熱氣球、攻城器,以及城市防御體系、排水系統(tǒng),他還研究過人體解剖、比例、透視......24歲的時候,曾被指控與男子有曖昧行為,遭其否認,1519年病逝法國。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認?! ?: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英國女王 伊麗莎白青少年并不怎么走運,三歲時,母親被父王賜死,她繼承王位的機會也很渺茫,除非前面的弟弟和姐姐全都絕后才能輪到她,而這一切就這么發(fā)生了,弟弟愛德華10歲登基,16歲夭亡,然后姐姐瑪麗繼位,不久也抑郁而終,于是25歲的年輕漂亮而且開明的伊麗莎白走上了英格蘭之顛。只是不幸的是,她為了鞏固王位,縱橫捭闔于當(dāng)時的強國西班牙與法國之間,放棄了婚姻,最后以老處女的身份絕后而終,換來的是大英帝國的崛起?! ?:笛卡爾(1596-1650)法國哲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物理學(xué)家 上過高中的,都知道笛卡爾坐標(biāo),他是解析幾何的奠基人,上過大學(xué)的,或者沒上過的,那句“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論斷更不知風(fēng)靡了多少人。笛卡爾一生無憂,繼承了父親豐厚的遺產(chǎn),唯一的愛好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四十歲的時候,他與家傭海倫同居,并生下一女弗蘭西尼,不幸的是,西尼5歲時夭亡。1649年9月,瑞典女王克里斯提娜(又一位有名的獨身鐵娘子)將生來病弱的老笛請到斯德哥爾摩宮廷講授哲學(xué),五個月后,54歲的他病逝于北歐?! ?:帕斯卡:(1623-1662)法國哲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物理學(xué)家 三歲喪母,11歲時,寫出第一篇論文《聲音的本質(zhì)》,16歲寫出《圓錐曲線論》,而后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數(shù)字計算機(有一種電腦語言即以他的名字命名:PASCAL語言),而后是《流體平衡論》和《大氣重力論》兩部著作,“晚年”(30多歲)寫下哲學(xué)著作《思想錄》,而后于39歲病逝。一生沒有戀愛,與妹妹的關(guān)系非比尋常。 7:克里斯蒂娜(1626-1689)瑞典女王 她是父親的掌上明珠,6歲登基,有著和李宇春一樣的性格,喜歡騎馬和射擊。而且聰明智慧,14歲已通曉拉丁文、希臘文、德文法文以及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她愛慕自己的表兄,卻拒絕嫁給他,她說:我不得不坦率的告訴你,我不會與你結(jié)合,但是我也可以許諾,我也決不同別人結(jié)婚。瑞典在她的統(tǒng)治下國泰民安,她還酷愛學(xué)習(xí),善于招攬人才,在位期間創(chuàng)辦了瑞典第一家報紙與第一所全國性的學(xué)校,并吸引眾多的歐洲著名學(xué)者前來講學(xué),但在鼎盛時候,28歲的女皇將王位讓給了自己曾經(jīng)愛慕的表兄,而后周游歐洲,定居羅馬,并在1689年死在了那里。 8:牛頓(1642-1727)英國偉大的科學(xué)家 有人說,因為有了牛頓,全世界所有的獨身者,都將不再孤單。信哉斯言!和克林頓一樣,他們都是父親的遺腹子,他的出生改變了整個世界。他是現(xiàn)代力學(xué)的奠基人,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者,分析過白色光的組成,與萊布尼茲同步發(fā)現(xiàn)了微積分。牛頓的一生,幾乎沒有親近女色的紀(jì)錄,他孤獨的走完偉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尋找慰藉(有一點應(yīng)該強調(diào):科學(xué)與宗教是可以并存的),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 ?:伏爾泰(1694-1778)法國近代思想家 路易十六在沒上斷頭臺前,讀到了伏爾泰與盧梭的著作,他說:這兩個人摧毀了法國。的確,18世紀(jì)是法國人的世紀(jì),是世界上最早的革命試驗田,而伏爾泰他們,是這場革命的精神領(lǐng)袖。他有99卷的煌煌巨著,與有夫之婦的情人艾米莉共居20年,直到后者去世,沒有子嗣,1778年,84歲的伏爾泰去世,教會拒絕他葬在巴黎,1791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他的遺體被遷葬在巴黎先賢祠,并補行國葬,墓在盧梭的旁邊,他的心臟,被裝進一只盒子,存放在巴黎國家圖書館?! ?0:康德(1724-1804)德國哲學(xué)家 康德是個固執(zhí)的小老頭,因為他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哥尼斯堡。就在他那一畝三分地里,寫出了《純粹理性批判》,然后全世界的哲學(xué)家都開始仔細研讀。他生活幾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午后的散步是如此準(zhǔn)時,以至于哥尼斯堡人都拿他來調(diào)對掛鐘的時間。他就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沒有妻子,沒有兒女,直到生命的花兒萎謝。叔本華說,只有哲學(xué)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學(xué)家是不需要結(jié)婚的。這個悖論,想必康德也深諳其中味吧? 11:貝多芬(1770-1829)德國音樂家 貝多芬,那名副其實的憤怒,還有他乖戾的眼神,冷冷生威。就是這個憤怒的他,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還是這個憤怒的他,寫下了柔美的《月光》《致愛麗絲》。貝多芬一生充滿了痛苦,愛情不順,壯年失聰,他愛慕過數(shù)不清的女人,但她們都寧愿嫁給別人,是因為他相貌丑陋?還是出身卑微?我們難以知曉,我們知道的就是他更加憤怒,接著寫出了更多的美好樂章,誰能說得清? 12: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xué)家 叔本華他孤獨一生,無妻無子甚至無母(20多歲即與母親決裂,一生最痛恨女人),過著孤獨,憂郁和憤世嫉俗的生活。叔本華恨世界上的一切女人,他認為女人狡詐,虛偽,沒有理性。他一輩子最想不通的就是為什么那么多愚蠢的男人會喜歡那些“窄肩/短腿/肥臀”的丑陋女人,他說,愛情是騙人的,婚姻即墳?zāi)梗粋€人不快樂,多個人也不會快樂,我們就像是擠在一起的刺猬,不能太近,因為會扎人,也不能太遠,因為怕冷?! ?3: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蘭畫家 無論梵高的畫作還能拍出什么樣的天價,這一切都已經(jīng)與他無關(guān)。他短短37年的人生,到處充滿了屈辱與酸楚,無數(shù)次的解雇與不解,無數(shù)次的拒絕與爭執(zhí),讓他陷入執(zhí)迷的瘋狂,直到1890年7月的那個黃昏,他舉起手槍,對準(zhǔn)了自己的太陽穴…… 1888年,他屈指可數(shù)的朋友高更來訪,不久兩人起了爭執(zhí),氣憤之余,梵高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高更被嚇跑了,他則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四周彌漫的都是迷茫,和無人能解的憤怒……半年后,去世,他葬在了哥哥的墓旁?! ?4:布坎南(1791-1869)美國第十五任總統(tǒng) 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終身未婚的總統(tǒng)。布坎南選擇獨身,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愛上富豪的千金,但被對方父母阻撓,認為是愛上了她家的財產(chǎn),千金聽信了父母讒言,萬般悔恨,竟然自殺身亡?!拔矣X得幸福從此離我遠去了”,布坎南曾經(jīng)傷心的說道,而后他投身政治,用事業(yè)來填充了滿心的疲憊。在他任職期間,擔(dān)當(dāng)白宮女主人的角色落在了他的外甥女身上,她似乎比她的總統(tǒng)舅舅還要受人愛戴。布坎南臨死前說:“我忠誠的履行了我的職責(zé),問心無愧,我沒有遺憾,歷史將證實我沒有污點的一生?!薄 ?5:安徒生(1805-1879)丹麥作家 哥本哈根的海濱公園坐落著一尊“美人魚”銅像,那是丹麥的標(biāo)志,是海的女兒,更是安徒生的女兒。這位世界上最出名的童話作家,一輩子煢煢孑立,經(jīng)歷了他丑小鴨似的一生。留下了《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一系列的美好童話,卻把孤獨留給了自己。他曾有過青梅竹馬的初戀,那個漂亮的女孩叫作波兒,直到去世,70歲的安徒生依然保留著波兒寫給她的信箋,發(fā)黃的紙上映著她娟秀的字跡:世事如煙。 16:簡.奧斯?。?775-1817)英國作家 奧斯汀生活在老英國,自己終于也成了老姑娘?!鞍嗄堑绿彀l(fā)愁的就是如何順順利利地將五個女兒嫁出去”,這是簡最有名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小說的開頭,想必奧斯汀的媽媽也有過和班那德太太一樣的煩惱,與小說中不同的是,奧斯汀的媽媽終于沒有看到女兒出嫁的那天。奧斯汀聰明而且美麗,據(jù)說也曾情癡,年輕的失戀是她終身不嫁的原因,也有人說她可能是lesbian,跟自己姐姐的非常親密關(guān)系讓人起疑(她姐姐卡桑德拉死前曾焚燒了簡給她的大部分信件),但這些都已不可考,可考的只有,小說里伊麗莎白找到了達西,而奧斯汀卻沒有找到屬于她的那一位,42歲的時候,她英年早逝?! ?7:恩格斯(1820-1895)德國思想家 24歲的恩格斯寫出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28歲的他更與馬克思一起,發(fā)表《***宣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無產(chǎn)階級大革命。他出身殷實的家庭,卻跟無產(chǎn)階級人民打成一片,特別是時不時地接濟馬克思,馬死后,還為他整理文件出版文集,他對馬克思可謂是情深意切。恩格斯22歲與愛爾蘭紡織女工瑪麗同居,直至1863年瑪麗去世,而后恩格斯與瑪麗的妹妹莉希同居,他一直不辦理結(jié)婚手續(xù),因為在《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64623839家庭、婚姻與私有制》中他曾經(jīng)說:結(jié)婚,那些經(jīng)過國家批準(zhǔn)并在教堂舉行的儀式都是多余的,沒有必要?! ?8:諾貝爾(1833-1895)瑞典科學(xué)家 諾貝爾一輩子最大的功績不是發(fā)明了炸藥,而是發(fā)了一個獎,不論國籍,不論男女,只論你貢獻的大小,這使得后世所有的偉大科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及和平主義者)都籠罩在了他的光環(huán)之下,諾貝爾只用一個遺囑,便贏得了身前身后的千秋功名,這是錢能買到的最好的東西。諾貝爾不是沒有戀愛過,可惜的都是被愛的可心人兒都另嫁他人,至于說最后沒設(shè)置數(shù)學(xué)獎,是因為他的情敵是位數(shù)學(xué)家,其實多半是好事者杜撰?! ?9: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xué)家 一八七五年,三十一歲的尼采說:“我四處徘徊,孤獨的像一頭犀牛?!碑?dāng)時,他最要好的朋友都陸續(xù)成婚,只有他情無所歸,最后他將童貞獻給了青樓,并染上了梅毒,而后他憤憤地說:要去女人那里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45歲后的尼采陷入了瘋狂,跟最好的朋友瓦格納鬧僵以后,他就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唯一的妹妹照顧了他整整十年,在新世紀(jì)的一個早晨,他靜悄悄的離開了人間。 20:蘇曼殊(1884-1918)中國詩人,作家,畫家,書法家 他先后幾番出家,依然斬不斷情絲糾纏,是鴛鴦蝴蝶派的開山人。曼殊大師大概是中國最風(fēng)流的花和尚了,他情人的名單:青梅菊子,表姐靜子,師妹雪鴻,鄰家佩珊,友妻何震,青樓金鳳……35歲他因腸胃病卒于上海,恰如自己的詩句:人間花草太匆匆,春木殘時花已空?! ?1:嘉寶(1905-1990)好萊塢巨星。 一個英國記者說,她的臉是人類進化的終極,她是哈姆雷特以來最憂郁的斯堪的納維亞人。阿道夫.希特勒也是她的影迷,二次大戰(zhàn)的時候,嘉寶曾經(jīng)說:我要殺了他。她是真正的冷美人:迷茫,失落而孤獨,她自己評價:我笨拙,害羞,緊張,恐懼,對我的英文過于敏感,這就是為什么我在自己的周圍筑起一道高墻,并永遠的躲在它的后面?!拔覍⒁詥紊斫K生”,這是嘉寶在《克里斯蒂娜女皇》里的臺詞,她很好的實踐了它?!澳阏娴臎]有愛過別人嗎?”有人問,“愛過,斯蒂勒?!保◣Ъ螌氉呦蚝萌R塢的導(dǎo)演,同志)。嘉寶曾四次獲奧斯卡提名,卻從未得獎,后來奧斯卡委員會為嘉寶特設(shè)了一個獎項,以表彰她在電影中閃光的表現(xiàn),當(dāng)然她沒有去領(lǐng),她的朋友說,也從來沒在她的家里見過那個獎。她是永遠的神秘女郎?! ?2:金岳霖(1895-1984)中國哲學(xué)家、邏輯學(xué)家、情癡 若論近現(xiàn)代中國第一才女,非林徽因莫屬,三個舉世無雙的優(yōu)秀男人終身都為她苦:一個摔斷了腿(梁思成為博美人一笑,失急慌忙掉下車來),另一個為覓得佳人,嫌飛機太慢,自己先飛了下來(徐志摩),這最后一個,就是我們的金先生,為了她,一輩子不娶(想想林去世后,梁都曾續(xù)弦),且與情敵毗鄰而居,終身為友,一段情,三洲人士共驚聞。“一身詩意千尋瀑,人間萬古四月天”,這是林去世后,金先生的挽聯(lián),很多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招呼朋友吃飯,席間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舉座皆然。晚年,曾有記者套老先生的這段“絕對隱私”,他想了好久,才略帶傷感地說:“我所有的話,都應(yīng)該同她說,我自己不能說——我沒有機會同她說了,所以我不愿意說, 也不愿意有這種話!” 23:保羅.薩特(1905-1980):法國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 薩特永遠是這個樣子:嘴里叼著個大煙斗,一雙不相信你的眼睛在厚厚的鏡片后面凝視著別人。他不相信人,他拒絕了來自官方的一切榮譽(包括拒領(lǐng)196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他被譽為“人類二十世紀(jì)的良心”。薩特跟女權(quán)主義者的先驅(qū)波伏娃的愛情,被稱為哲學(xué)史上的美談。他們在不遺余力地實踐自己的哲學(xué),甚至有一段時間,他們和波伏瓦的學(xué)生奧爾加關(guān)系曖昧,理由是:重新創(chuàng)建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波娃是不可能與薩特結(jié)婚的,因為她的女權(quán)思想是如此徹底,徹底到讓她拒絕了男上位的任何可能,更遑論作為女人枷鎖的婚姻?1980年薩特去世,六萬名巴黎市民浩浩蕩蕩的為他送葬,當(dāng)時的法國總統(tǒng)德斯坦說:薩特的逝世,使我感到人類智慧的一盞明燈熄滅了。 24: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法國作家 出身貴族的他自幼體弱多病,成年后,更是臥床不起,以至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個人在床上回憶起過去的好時光,并把它們記錄下來,惶惶七大卷的《追憶逝水年華》就這么誕生,成為意識流派的開山鼻祖。(它的這部偉大作品也被公認為讀者最少的曠世經(jīng)典——因為實在是太長了,有七個《紅樓夢》那么長。)《追憶》是自傳體性的小說,情節(jié)可真可假,但人物都可以在普魯斯特的周邊找到原型,比較過分的,也是普魯斯特比較聰明的地方是,小說中他所愛慕的那些款款少女,其實都是河莉秀,現(xiàn)實中,“她們”都是鐵骨錚錚的男兒,嗯,不用說了,這個病丫丫的肺結(jié)核患者,其實是個隱藏的同志?! ?5:卡夫卡(1883-1924)奧地利作家 卡夫卡到死都只是個保險公司的推銷員,死前,他委托好友布勞德焚燒他所有的稿件,布沒有執(zhí)行,也因為這樣,他才享受到這般的身后哀榮,但這樣的哀榮,又與他本人何關(guān)呢?他的三部長篇都沒有寫完(《審判》《訴訟》《城堡》),但都成了現(xiàn)代人鉆研的經(jīng)典,好若維納斯的斷臂,沒有人知道失落的在什么地方。他一生都在猶豫,徘徊,拿不定主意,包括愛情,他先后與菲利斯小姐兩次訂婚,又兩次毀約,最終他宣布:“在精神上,我無力結(jié)婚,你不會幸福的?!薄拔乙活櫼磺械氐玫焦录牛乙活櫼磺械赝惺虑?、所有人斷絕關(guān)系”——引自卡夫卡的日記,他做到了?! ?6:波伏娃(1908-1986)法國作家,女權(quán)主義者,薩特的終身伴侶 男人的圣經(jīng)叫《HOLLY BIBLE》,女人的呢?答案是《第二性》。不夸張的說,波伏娃的橫空出世,改變了半個世界:女人們從此站起來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這是波伏娃最著名的論斷,之前那么多的哲學(xué)家,諸如尼采叔本華們都對女人充滿了刻骨的仇恨,認為她們是先天的愚蠢與不可救藥!救人者當(dāng)救己,波伏娃用事實封住了他們的嘴。1980年,薩特去世,波伏娃作《永別的儀式》,六年后,她與薩特合葬在了巴黎蒙帕納斯公墓?! ?7:希思(1916-2005)英國首相 1974年,他到訪中國,毛澤東說:97年到香港看回歸啊;周總理說:我們都要來!事實上,希思成為唯一親眼看到的人,回首往事,是否也有一些蒼涼? 他是英國第47任首相,于74年下臺,最大的功績:推動英國加入歐共體。34歲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位老兵搶走了他戀愛十多年的女友凱雷文,從此他終身不娶,更不喜歡談?wù)摶橐?,他曾不無賭氣地說:我從不因為沒有老婆而后悔。我只聽到許多人后悔自己娶了老婆。(希思的酷愛是音樂,鋼琴8級,見琴就彈,曾受邀來京指揮過中央交響樂團) 28:拉斐爾(1483-1520)意大利畫家 說到了梵高,不能不說到他,作為歐洲文藝復(fù)興‘三劍客’之一(另兩位:達芬奇與米開朗基羅)的拉斐爾,一樣在37歲的大好年華,英年早逝。拉斐爾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尤以“秀美”著稱,一如他本人。他終身未婚,曾與一位紅衣主教(哈哈,不是紅衣教主哦)的侄女馬蒂亞訂婚,可惜不得而終?! ?9:米歇爾.福柯(1926-1984)法國后現(xiàn)代思想家 1981年,第一例艾滋病在洛杉磯被發(fā)現(xiàn),三年后,福柯就染上了這個時髦病,并且在很短的時間里就一命嗚呼,他的同性伴侶丹尼爾.德費爾此后在法國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艾滋病協(xié)會?!巴詰僖蝗詹坏脤捜?,就不是一個真正文明的社會”福柯如是說,他的論斷給無數(shù)的同志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只是在天亮之前 ,他先去世?! ?0:司湯達(1783~1842)法國作家 本名亨利·貝爾(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生于格勒諾布勒城,1842年3月23日卒于巴黎。1796年進入當(dāng)?shù)刂行膶W(xué)校學(xué)習(xí)。1799年到巴黎,在軍事部供職。曾隨拿破侖軍隊到意大利和莫斯科。1814年波旁王朝復(fù)辟,他前往意大利米蘭僑居,從事寫作。1815年發(fā)表第一部作品為音樂家傳記《海頓、莫扎特、梅達斯太斯的生平》。1817年發(fā)表《意大利繪畫史》。1837年完成《拿破侖傳》,但直到他逝世后才出版。1821年回到巴黎,繼續(xù)寫作生涯。1827年發(fā)表第一部小說《阿芒斯》,描繪復(fù)辟時期貴族生活,無情嘲諷腐朽的封建階級。時隔兩年后問世的中篇小說《瓦尼娜·瓦尼尼》,通過一則革命與愛情尖銳矛盾的故事,反映意大利燒炭黨人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 ?1:克爾凱郭爾(1813年~1855年) 丹麥基督教思想家。存在主義的先驅(qū)。1813年5月5日生于哥本哈根,卒于1855年11月11日。早年在哥本哈根大學(xué)學(xué)習(xí)神學(xué),因?qū)硇哉軐W(xué)特別是黑格爾主義的批評而著稱。其哲學(xué)主旨在于以個人生活的體驗論證個性原則和對上帝的信仰。他認為存在就是由痛苦、煩惱、孤獨、絕望、情欲、熱情等情緒構(gòu)成的個人的存在,個人不斷地超越自身趨向上帝,并在對上帝這個“絕對的對方”的關(guān)系中規(guī)定自身。他的哲學(xué)思想大多是通過文學(xué)作品表現(xiàn)的,而且往往采取日記、格言的形式。其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德、法等國具有很大影響,對存在主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了先導(dǎo)作用。著有《非此即彼:生活中的一個片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