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1日-1943年8月1日,林森,國民政府主席,第3任,南京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黨。
林森(1868年2月11日—1943年8月1日),原名林天波,字長仁,號子超,晚年自號青芝老人,別署百洞山人、嘯余廬主人、鳳港漁翁、虎洞老樵,福建閩縣(今福建閩侯)人,近代政治家。林森幼居福州,入英華學(xué)堂,因反清被開除,后參加反割讓臺灣斗爭,并加入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成立時率會加盟。辛亥革命中,領(lǐng)導(dǎo)九江起義,并促海軍反正,派兵援鄂、皖,穩(wěn)定革命大局,被舉為民國開國參議院議長。
1914年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此后又擔(dān)任過大元帥府外交部部長,參議院院長兼憲法會議議長等職。
1928年2月,林森被選為國民政府委員,10月當(dāng)選為立法院副院長,接著又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委員。
1931年12月23日,接替因九一八事變下野的蔣介石而任國民政府主席。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林森于11月20日宣布遷都重慶,并率員于11月底抵達重慶。
1941年12月9日,林森代表國民政府對日宣戰(zhàn)。
1943年8月1日因車禍在重慶逝世,葬于重慶歌樂山林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