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陽歷也叫太陽歷歷法的一種。
年的長度以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周期(365日5時48分46秒)為依據(jù),月的長短則是人為決定,與月亮圓缺無關(guān)?,F(xiàn)代各國通用的公歷就是由陽歷改編而成的,通稱陽歷。
2、陰歷是歷法的一類。以月亮的月相周期,即朔望月(29天12小時44分28秒)為1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個月為1年,1年354天或355天。伊斯蘭教歷是陰歷的一種。也叫太陰歷。
3、區(qū)分陽歷和陰歷的方法:(1)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的運動周期為基礎(chǔ)而制定的歷法。
(2)陽歷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
(3)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4)陰歷則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
(5)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chǔ),一年分為十二個歷月,陰歷不考慮太陽的周年運動規(guī)律。
(6)因而陰歷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