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北緯65度的一個瑞典小鎮(zhèn),這里冬季氣溫一般在零下十幾到二十度,和哈爾濱的氣候類似。
該鎮(zhèn)即使冬季在最低氣溫時,一般在地下兩米左右,土壤溫度就能達(dá)到或超過零度。那就意味著,只要把自來水管和污水管埋在兩米五左右的深度就能保證不被凍住了。而且一般來說不會把水管埋在公路的下方,因為公路上一般沒有雪,而雪對于隔絕溫度有著幫助作用,所以管子會埋在公路兩側(cè)有雪的地方。 在這里自來水管一般埋在污水管的上方,目的是盡量避免污水管泄露對自來水的污染。自來水來自小鎮(zhèn)附近的一條河,非常的干凈,清澈。晚上會有水泵把河水送到自來水處理中心,處理過的自來水泵到一個附近小山上建的大蓄水池,之所以選擇晚上泵水是因為晚上的電比較便宜。蓄水池離地面大約50米高,這樣就可以方便的利用重力勢能把水送到每家每戶了,方便又環(huán)保。 這里的房屋以一個個的小別墅為主,在別墅的聚集區(qū),會選擇一個地理上的最低點,然后開挖一個蓄污水池。因為蓄污水池地勢最低,所以每家的污水因為重力會順著管道流入蓄水池,不需要任何動力。污水池里有一個泵,會把污水泵到小鎮(zhèn)的污水處理廠。經(jīng)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污水,再排放到河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