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期刊分類辦法為進一步提高全校專業(yè)技術人員發(fā)表學術論文的水平,不斷增強學術影響力,強化崗位聘任中學術評議的質量標準,學校決定進一步規(guī)范對國內外期刊的分類。
本次期刊分類,將原來列為權威期刊的刊物細分為A、B、C、D四類;核心期刊以下的刊物分為E、F、G三類,分別對應以往的核心期刊、正式期刊和非正式刊物。A、B、C、D、E、F、G七類刊物具體區(qū)分方法如下:
一、A類期刊 主要依據(jù)2006年ISIwebofscience收錄的SCI期刊按其分類取各類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前20%的期刊;文科、管理學科按學科門類指定1種期刊(以2008~2009CSSCI為主要依據(jù)),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和《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組成。 二、B類期刊 主要依據(jù)ISIwebofscience收錄的SCI期刊按其分類取各類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前50%的期刊;文科、管理學科按不超過2002年已經列入學校權威期刊總數(shù)的一半且每個二級學科最多1種的原則認定,由ISIwebofscience中SSCI、AHCI收錄的期刊亦視為B類期刊。 三、C類期刊(文科不設此類,如發(fā)表在此類刊物一律視作D類) 1.ISIwebofscience收錄的其它SCI期刊; 2.被SCI收錄的其他論文,視作C類期刊論文; 3.EI收錄的論文,視作C類期刊論文。 四、D類期刊 原則上按2002年確定的權威期刊為依據(jù)進行調整,但總數(shù)不得突破(含作為C類以上期刊的數(shù)量)。被ISTP、ISHP等收錄的論文可視作在D類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 五、E類期刊 主要由北京大學圖書館收錄、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組成。 六、F類期刊 指具有正式期刊號的刊物。 七、G類刊物指內刊、一般會議交流論文集等。幾點說明: 一、結合崗位聘任條件,為鼓勵發(fā)表高水平論文,學校按1篇A類期刊論文=2篇B類期刊論文=4篇C類期刊論文=8篇D類期刊論文計算;文科1篇A類期刊論文=2篇B類期刊論文=4篇D類期刊論文計算。上述計算辦法不得逆向換算。 二、同一期刊因學科交*等因素,可能出現(xiàn)在多個學科中,以在某學科中的最高類別為其期刊類別。 三、各期刊的增刊一律視作F類期刊(F類期刊的增刊視作G類刊物)。 四、發(fā)表在由我校主辦的期刊上的論文,按相應等級確認一篇,如有多篇,其他的一律至少降一等確認,且最高只能按D類期刊論文認定;另有少量期刊在使用時有特殊限制條件(具體目錄見附件)。 五、國際會議論文除有明確規(guī)定的以外,最高只能確認為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37373637D類期刊論文,并且必須是以外文全文發(fā)表在正式出版的會議論文集或期刊上。 六、論文作者只統(tǒng)計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A類期刊可確認同等貢獻作者,但同等貢獻作者按1/2篇統(tǒng)計;學生第一、導師第二的論文,導師在申報相應崗位時使用該類論文數(shù)不得超過2篇。 七、除B類以上期刊外,綜述一律不予統(tǒng)計;D類以下期刊上的專家筆談、書評類文章一律不予統(tǒng)計;論文摘要、科普性文章、譯文等一律不予統(tǒng)計。 八、文科教師發(fā)表論文一般不得少于3000字,書評類文章一般不得少于4000字。 九、各種索引收錄的論文必須是全文發(fā)表的論文。 十、凡今后每年新進入前20%的期刊和50%的期刊均可視作A類或B類期刊,每聘期末集中更新一次。 十一、建規(guī)學院、工業(yè)設計專業(yè)以及外語學院小語種外語教學方面的期刊不細分為A、B、C、D類,D類以上級別期刊一律視作D類期刊;外語學院小語種外語教學方面的權威期刊根據(jù)今后發(fā)展情況由外語學院學術委員會確認后,由校學術水平評議組進行認定。十二、因涉及期刊數(shù)目較多,學校將在人事處網(wǎng)頁上公布A、B、C、D類期刊目錄。十三、本期刊分類辦法限崗位聘任工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