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就像很多人打太極拳一樣,表面上看起來他在動,實際上他的心沒有動,用禪定來講,叫入三昧地,就是進入了更高層次的定。
宇宙變化的大秘密,就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剛剛安穩(wěn)一點了,家里都平安了,沒有事情發(fā)生了,馬上又會有事情出來,這叫動。有這件事情來了,你用很多方法把它解決掉了,你又靜下來了。你剛剛靜下來不久,又一個事情發(fā)生了,這就是宇宙的奧秘。心與宇宙要合二為一。什么叫合二為一?比如,我今天的心態(tài)不好,那么天不能容納我這個不好的心,所以,我這個心就離開了宇宙空間,就不能跟天上接氣,我就會倒霉。當你這個心能夠和天上的心,能夠和天上的道理合在一起,合二為一,中 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替天行道”,大家聽得懂嗎?“你做的這種事情還有天意嗎?還有天理嗎?連這種事情你都敢做?”那么這就叫心和天分開了。師父講話都有能量的,你們反復聽,會得到能量加持。希望你們把自然要看成圓融,希望你們要心包太虛,希望你們的心和天、和宇宙合二為一,心怎么想的,是符合天意的。我今天做善事,我是符合天意的,我今天救人,連菩薩都會慈悲我的。你不做壞事,盡做好事,你不就是符合天意嗎?你用不著去擔心人家會害你,你自己做出來的事情,如果讓你自己覺得害怕,讓你沒有覺得跟天是一樣的,你會找來人間的災 禍,實際上你就是在害自己。如果你心胸開闊,你覺得你對得起天,對得起人,對得起地,說說看,你害怕什么呢?你們今天跟師父學佛,師父做的所有弘 法 度人的事情,可以在廣 播里講,在報紙上登,你們天天跟著師父在救人度眾,你們還怕鬼來找你們嗎?同一本源,就是說人的心和天本來就是一個來源的,宇宙就是你,學佛修心實際上就是讓你的心和宇宙合在一起。大家要用心啊,師父講的是很高深的東西。師父在開法 會的時候,喜歡舉例子,因為你們都是有修的人。要明白,學佛修心,要懂得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舉個簡單例子,一個人天天在家里念經(jīng)屬于靜,如果你天天念經(jīng),不出去救 度眾生,不出去做好事,那你就是靜,沒有動,那你就跟很多出家人一樣?,F(xiàn)在法 師都出來度人、救人,那他們是靜中有動。我們本來就在人間,我們在靜中學佛念經(jīng),而且我們在以實際行動救 度眾生。師父不在東 方臺的時候,你們來值班的人,是不是覺得冷冷清清,心中不踏實,沒有主心骨?小馬就說,師父不在的時候,她的心慌慌亂亂的,心靜不下來。大家要知道,學佛要靜,又要動。就像師父跟你們講話,一會兒輕、一會兒響,那才有感染力啊。如果師父講話的聲音全是平的,那你說誰聽了不煩啊?講話要抑揚頓挫,所以,學佛要一會兒度人,一會兒做功德,一會兒突然之間很安靜地在家里念經(jīng),這就是禪。念經(jīng)的時候,身 體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但是意念和氣場在動,氣沉丹 田,這是不是靜中有動啊?難道你坐在那里念經(jīng)的時候,你真的不動了嗎?沒有啊,你的意念在動:“觀世音菩薩,保佑保佑我。”意念是不是在動???你在念經(jīng)的時候,氣是不是在動啊?動中有靜,比如磕頭、燒香,是不是在動?。磕敲催@個時候,你的意念要守住、要靜,你的身 體雖然在動,但要守住意念,守住內(nèi)氣,平穩(wěn)如一,這就叫動中有靜。就像很多人打太極拳一樣,表面上看起來他在動,實際上他的心沒有動,用禪定來講,叫入三昧地,就是進入了更高層次的定。宇宙變化的大秘密,就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剛剛安穩(wěn)一點了,家里都平安了,沒有事情發(fā)生了,馬上又會有事情出來,這叫動。有這件事情來了,你用很多方法把它解決掉了,你又靜下來了。你剛剛靜下來不久,又一個事情發(fā)生了,這就是宇宙的奧秘。無常世界無常住,所以,你要想在小宇宙當中保持永遠的平穩(wěn),保持永遠的安定,那是沒有的。剛剛什么問題都解決了,以為可以松口氣了,身 體又不好了,你能保證你的小宇宙、大宇宙平安嗎?沒有一天是太平的。人活在世界上太苦了,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不讓你安定的,就是給你一輩子煩惱的,所以你在人間唯一的方法就是去除煩惱,因為這個煩惱會不停地到來。就像我們說的,到了人間你每一天都必須吃飯,如果哪一天你不吃飯,你就會餓死。所以,你必須準備充足的糧食來填飽自己的肚子,你必須擁有充足的智慧,來克服你一生的煩惱。人可以把快樂寫在臉上,好像很快樂,笑嘻嘻的,可是內(nèi)心的悲傷你是無法回避的。表面開心有什么用啊?你心里很難過,心里很憂傷啊,人和人見面打招呼,表面上都是報喜不報憂。只要在人間,你說你好得不得了,你就是在吹牛了。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好得不得了,那你就是在麻痹自己。如果你在痛苦當中還覺得不痛苦,那就更危險。人會很難避免一生當中的悲傷,給你們造成直接的悲傷有四種:生、老、病、死。生出來很痛苦,老了很痛苦,病了更痛苦,要死的時候,嚇都嚇死了,更痛苦,不想死啊。人的心不是牽在一起的嗎?然而就是牽涉到一點點感情問題,你也是剪不斷、理還亂啊。你看看,你們沒煩惱,多開心啊?那是無限的快樂啊,那是因為人家把你當成佛友了。你就是去一個商店買東西,人家看你很久沒有去了,人家給你一個臉色看看。所以想想看,一個人如果能夠讓人家對能夠對你這么愛戴,不容易啊。都是佛的緣分,你們要懂得這是佛緣啊。要使自己變成真正的快樂,這種只有從內(nèi)心流露 出來的快樂,那才是真正的快樂。也就是說,從里到外都很快樂,那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那才是永恒的、真 實的快樂。有的人笑起來是皮笑肉不笑,笑不出來,而真正能夠笑得出來的人,他是從里面笑到外面,開心嗎?人家今天理發(fā),就是想讓人家都說他好,你們一看見就說:這頭發(fā)怎么理得這么漂亮。這個時候,他從里面到外面都開心了。如果頭發(fā)沒有剃好,人家就是說好,你也笑不出來,也不會開心的。所以,要真正地理解佛法中快樂的屬性,要真正地理解我們在學佛當中什么叫快樂,助人為樂就是快樂,能夠幫助人家的人就快樂,能夠什么事情都能夠想得通的人他就有快樂啊。一個人想不通的時候痛苦不痛苦?不要讓自己想不通,所以佛法說,快樂為本啊,快樂本位。我們做人,我們到了人間,我們以快樂為根本。那么快樂是怎么來的?是從幫助人家來的,是從什么事情都想得通來的。什么事情都想不通,根本沒有快樂可言。要懂得依照佛法中的四德。佛法中有四個德,師父上次在新加坡的時候,師父傳給你們佛言佛語,其中有一個叫學習佛德。但是你們都不知道佛德在哪里?佛德有四個基本元素,就是“常、樂、我、凈”。因為擁有了四個品德之后,你就會經(jīng)??鞓罚愕男木蜁?jīng)常干凈,叫“常、樂、我、凈”。第一個叫“常德”,就是說道 德是經(jīng)常有的,是永遠有的,是長時間擁有的。第二個叫“樂德”,就是你非常快樂地去做你的德,做任何有道 德的事情,你就會很快樂。在弘 法的時候可以得到常樂,常德,樂德。第三個叫“我德”,我自己的品德,人本身所擁有的品德,人本身所應該擁有的品德。你這個人有沒有道 德啊?你有沒有品德啊?怎么可以隨地吐痰?你,就是“我”;我,就是自己。所以,人家在指你的時候就是在講你啊,這叫“我德”。自己的品德要好一點啊,猶如人家做功德送一點菜過來了,自己肚子餓,拼命吃。有人告訴師父,那個大高個的女朋友在這里每念經(jīng)五分鐘,就跑出觀音堂去 吃一點,看見東西拼命地吃,這樣子丟不丟臉?。磕愕降资莵砟罱?jīng)的還是吃東西的?這個“我德”很重要,我德實際上就是你的道 德啊,你有沒有這些道 德?你有沒 有想到人家?師父這次準備了一些很好的資料要去哈佛大學演講,師父每次都有新鮮的東西講。第四個德叫“凈德”,道 德必須要干凈,品德必須要干凈,一定要干 凈,不干凈的德那就叫德性,要被人家罵了,對不對?要不要干凈?。咳绻惆凑账牡?,經(jīng)常去常德、樂德、我德、凈德,你經(jīng)常去實踐,你碰到事情,一定會有“德”的,比如,今天我要幫助他的時候,我特別開心,你在幫助人家的 時候,你開心了,你就樂德。我?guī)椭臅r候,我說的都是真話,我有道 德了。我?guī)椭臅r候,我沒有對他有要求,我只想幫助他,無私很干凈,凈德,對不對? 然后,我經(jīng)常這么去幫助人家,常德,精彩吧?學佛要學這些東e5a48de588b67a6431333431343732西,你們聽佛法要聽這些東西啊。過去很多人學佛 學到后來退轉了,沒有辦法。有些人就只知道磕頭、求簽、拜佛、燒香,不懂道理,那你怎么樣學佛啊?學佛要學佛的如理如法。我們學佛就是要學 做人,就是要用在人間。我們讀書是不是為了以后能夠用在生活中?。咳绻阕x書學了半天,你出來不能用,那你說你讀書是為了什么?如果你學佛 學了半天,一點 用都沒有的,在人間這個佛法對你來說有什么用啊?你為什么要去學呢?佛法當然有用,沒人講啊,沒有明師,你們沒有師父啊,所以苦到現(xiàn)在。現(xiàn)在好不容易逮著 一個師父了,很不容易,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