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最簡單地來說,就是從小多讓孩子參與家庭分工和任務,多做家務。讓他感受到價值感與歸屬感,也讓他知道,父母操持一個家的不容易,需要他的付出。
2、其次,要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不論是孩子有情緒了,或是父母有情緒了,都可以用“我感覺……,是因為……”的句式表達出來。這樣,孩子才能多多覺察到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
3,最后,行大于言。父母要對自己的長輩孝順,這樣的氛圍會感染到孩子。同時,做好自己份內(nèi)的事情,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孩子身上,這樣的父母是得不到孩子尊重的。如果孩子不心疼父母,我覺得做父母的首先要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孩子知不知道什么是心疼,
二是我們有沒有給過孩子心疼我們的機會。孩子看到媽媽在洗碗,想過去幫忙,媽媽馬上阻止他,“太臟了,會弄你一身油,媽媽來洗,你出去玩吧?!笨梢?,不是孩子不心疼我們,而是我們拒絕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