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有:乾隆款金甌永固杯、青玉云龍紋爐、《清明上河圖》、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西晉陸機的《平復帖》、酗亞方樽、韓滉《五牛圖》、黑漆彩繪樓閣群仙祝壽鐘、董源的《瀟湘圖》、宋沈子《緙絲梅鵲圖》等等。
1、乾隆款金甌永固杯:乾隆年間,清宮造辦處制造了各式酒杯,其中不乏龍耳作品,且式樣頗多,但這種以象鼻為足的作品卻很少。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的設計及加工皆屬上乘,耗費了乾隆的諸多心血。
2、青玉云龍紋爐:此爐內底陰刻清乾隆御題七言詩:“何年廟器贊天經(jīng),刻作飛龍殿四靈。毛伯邢侯異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韞櫝閱桑海,所惜從薪遇丙叮土氣羊脂胥變幻,只余云水淡拖青?!蹦┦稹扒∥煨缑锨镉}”。
3、《清明上河圖》: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制了數(shù)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只,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xiàn)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4、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是18世紀初,江西巡撫郎廷極奉康熙之命到景德鎮(zhèn)主持御窯時燒制出的。當時,郎廷極試圖燒制出失傳數(shù)百年的祭紅,但是沒有成功,卻成功地燒制出另外一種更為鮮亮的紅釉瓷器,因此人們把這種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
5、西晉陸機的《平復帖》:《平復帖》共九行、八十四字,是陸機寫給一個身體多病、難以痊愈的友人的一個信札,因其中有“恐難平復”字樣,故名。它是作者用禿筆寫于麻紙之上,其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
6、酗亞方樽:國內現(xiàn)存的最完好的酗亞方尊 藏干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酗亞方尊,是國內現(xiàn)存最完好的。這件方尊別于商代晚期,酗亞是當時一個氏族的名稱。酗亞方尊原有完全相同的一對,另一件足部殘損較重,現(xiàn)存臺北市故宮博物院。
7、韓滉《五牛圖》:畫中《五牛圖》中所繪五頭神態(tài)各異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動態(tài)十足。可貴的是,畫面上幾乎沒有背景襯托,完全以牛為表現(xiàn)對象,對牛的造型描繪有精彩的表現(xiàn),每頭??瑟毩⒊烧?,形神畢具。
8、黑漆彩繪樓閣群仙祝壽鐘:清乾隆黑漆彩繪樓閣群仙祝壽鐘為亭式鐘,是西洋自鳴鐘中的一個門類,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其鐘殼仿照建筑中的亭閣,故稱“亭式鐘”,上海及江浙一帶俗稱“亭子鐘”。
9、董源的《瀟湘圖》:《瀟湘圖》這幅水墨山水畫給人的感受是平和、恬淡、寧靜,具有南派山水畫的典型特點。圖中山巒連綿,樹木豐盛,江河開闊,洲渚交橫。南方山水多雨、潮濕、煙雨迷茫的特征被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畫面里的平緩坡岸與蔥郁山巒。
10、宋沈子《緙絲梅鵲圖》: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以“通經(jīng)斷緯”的手法緙織,并嫻熟地運用了多種緙絲技法。所用絲線之經(jīng)密度20根/厘米,緯密度44-46根/厘米,精工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