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林徽因為什么嫁給梁思成而不是徐志摩就知道。
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實業(yè)家,擔任硤石商會總理、會長、主席近二十年,蜚聲浙江。 客觀地說,兩位父親即便名望和成就有差異,但都是那個年代的佼佼者,分別教育出了當年最著名的子女——梁家九個孩子,三位院士;徐志摩是獨子,近現(xiàn)代最著名的詩人,兩位父親都有不尋常的成就。 只是,高手自有高手的較量,高層次的“拼爹”,究竟是什么樣子呢?梁啟超第一拼:財富。 這兩位都是富爸爸。 梁啟超收入豐厚,他曾經(jīng)在給大女兒梁思順的信中說:“吾若稍自貶損,月入萬金不難。”萬金是什么概念?當時一般職員或工人的月收入是8元左右,我們的領袖毛主席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時月薪就是8元,所以,月入萬元絕對是個天文數(shù)字。 這些錢是怎么掙的呢? 梁啟超當時的收入渠道包括:第一,任職,1925年任清華國學院教授時月薪400元,任政府官員收入會更高一點;第二,稿酬,他的書多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稿費和版稅都是最高級別;第三,各種演講和講課費;第四,股票和投資,他是天津中原公司的股東,也曾往其他企業(yè)投資。 這樣的經(jīng)濟基礎,讓他能夠支持梁思成、林徽因去美國留學,尤其,林徽因在父親林長民去世后斷了經(jīng)濟來源,一度打算回國謀生或者在美國打工掙學費,梁啟超堅決不允許,他在信中說:“學費不成問題,就算我多一個女兒在外留學便了。”他動用股票利息支持她繼續(xù)求學,并且鼓勵她“度過苦境,鼓起勇氣,替中國藝術界做點貢獻”。如果你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會不會愛戴這樣的長輩?而徐申如,他擁有一座發(fā)電廠、一個梅醬廠、一間絲綢莊,在上海還有一家小型錢莊,極具商業(yè)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