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4歲學到22歲都是花錢階段。
小時候大概是三樣樂器,聲樂,長笛,鋼琴。聲樂的話一開始100每周,長笛70每天(一個月30節(jié)課那種),鋼琴100到200每周(有更換老師),學的樂理沒怎么花費用。。。到了大學階段的話,聲樂300每周,長笛150每周,鋼琴600每節(jié)課每周兩節(jié)。樂器費用來說,鋼琴8000多(98年左右的價格),長笛2W,手風琴5000+,譜架教材等大概1000,口琴等學校分配的小型樂器大概300左右,考級費用鋼琴4610,長笛4710,總共也近千的費用了。。。。。所以說學習音樂重頭戲在這個小課基礎(chǔ)上面。相對的大學里的課費反倒。。。不算多,一年的課費1W5。關(guān)于考的越好花的越少,沒有這個說法。學校里的老師只是學校里的老師,你自己跟的老師才是教你真功夫的老師,如果你學校里的老師就是教你真功夫的老師,那么你一般也要找她在外頭上小課。至于說學出來有用與否。整個音樂教學里面,目前是鋼琴獨占7成市場,其他樂器分掉剩下的3成。。。。雖然這極其不正常。在民間市場里實際上這種情況極其不正常。鋼琴這個樂器,教學投入大,教學周期長,教學難度高,合格老師比率極低。但是。樂器售賣的收益很高很高很高!一臺1W5的鋼琴,其利潤可以超過6000,最低的利潤收益中間商可以拿走4000起碼。這在課費來說,一般琴行100一節(jié)課,64分成,琴行拿一節(jié)課40則意味著是100節(jié)課的課費總量。這是商業(yè)力量過分推動鋼琴普及的重要原因,也是整個市場里其他樂器被擠壓被打壓,被人為輿論鄙視的根本。所以說在整個就業(yè)方面來說,鋼琴可能很好就業(yè),但是其他樂器。。。。生源量偏少,市場宣傳少,是比較困難的。。。。。。(很多其他樂器的老師轉(zhuǎn)行為鋼琴老師,比如古箏老師教鋼琴。。。。聲樂老師教鋼琴。。。。。很無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