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三部電影的布魯斯的扮演者不是同一人,《綠巨人》中布魯斯的扮演者是艾瑞克·巴納,《無敵浩克》中的布魯斯·班納是愛德華·諾頓,《復仇者聯(lián)盟》中的布魯斯是馬克·魯弗洛。
1.《綠巨人浩克》(Hulk)
是環(huán)球影業(yè)出品的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改編自漫威漫畫,由李安執(zhí)導,艾瑞克·巴納、詹妮弗·康納利、尼克·諾特主演,于2003年6月20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科學家布魯斯班納在命運安排下成了父親基因改造實驗的試驗品,每當情緒激動就變身成擁有超能力的綠色巨人,這使他成為美國軍方的緝捕對象。
2.《無敵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
是漫威影業(yè)出品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取材自漫威漫畫,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二部電影。由路易斯·萊特里爾執(zhí)導,愛德華·諾頓、蒂姆·羅斯、麗芙·泰勒等主演。
影片講述布魯斯·班納一方面要躲避軍方的追捕,另一方面也在尋求控制憤怒的方法,同時還要面對一股強大邪惡勢力的威脅。影片為了漫威電影宇宙的建立而重新設定了“布魯斯·班納”的故事。
3.《復仇者聯(lián)盟》(Marvel's The Avengers)
是漫威影業(yè)出品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取材自漫威漫畫,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六部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階段的收官作品。由喬斯·韋登執(zhí)導,小羅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馬克·魯法洛、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斯嘉麗·約翰遜、杰瑞米·雷納、湯姆·希德勒斯頓、塞繆爾·杰克遜聯(lián)袂出演。
擴展資料:
浩克(Hulk)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初次登場于《不可思議的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第一期(1962年5月),由斯坦·李和杰克·科比聯(lián)合創(chuàng)造。本名羅伯特·布魯斯·班納(Robert Bruce Banner),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在一次意外中被自己制造出的伽瑪炸彈(Gamma Bomb)的放射線大量輻射,身體產(chǎn)生異變,后每當他情緒激動心跳加速的時候就會變成名為浩克的綠色怪物。
由于變身后往往不受控制,所以為了不傷害自己周圍的人,班納游走于世界各地尋找控制憤怒的方法,即便如此班納的浩克身份還是時常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因此常成為警方與有關(guān)單位追捕的對象。
因為大陸方面觀眾有需要商業(yè)效應的傳統(tǒng),所以中文譯名常稱浩克為綠巨人。浩克皮膚的主要顏色是綠色。在過去四十年中,浩克幾乎與漫威漫畫中每一個英雄和反派交戰(zhàn)過。
在漫威電影宇宙中,綠巨人先后由美國演員愛德華·諾頓(《無敵浩克》)、馬克·魯法洛飾演。
人物背景
浩克首次出現(xiàn)于1962年《不可思議的浩克》第一期,編劇為斯坦·李,底稿畫家為杰克·科比,完稿畫家為保羅·賴因曼,首度出現(xiàn)的浩克膚色是灰色,而不是他后來最具代表性的綠色。
編劇兼漫威漫畫主編史斯坦·李希望使用一個不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6303131暗示任何族裔的膚色;但彩稿畫家斯坦·戈德堡警告斯坦·李當時的印刷技術(shù)還無法清晰一致的呈現(xiàn)灰色,結(jié)果在第一期的漫畫中浩克的膚色呈現(xiàn)的是各種不同色調(diào)的灰色,甚至是綠色。
因此自第二期開始以后,柏格便將綠巨人的皮膚上成綠色。接下來二十年間的舊作重印或重述浩克起源的新作中都在一開始就以綠色的膚色來呈現(xiàn),但從第二部第302期(1984年十二月)開始,浩克對早期事件的回想又再度以灰色的膚色出現(xiàn)。
此改動在第二部第318期(1986年四月)被確認,正式的宣告浩克在剛被創(chuàng)造出時的確是灰色的。之后所有第一期再版書均以浩克原本灰色的膚色呈現(xiàn)?!恫豢伤甲h的浩克》第一部第一期(1962年五月)封面由杰克科比與保羅雷門繪制。
在早期的故事中,班納在每天太陽下山后變成浩克,但后來改為每當憤怒或驚慌時才會變身。
另一個變身方法出現(xiàn)于《神奇四俠》第12期(1963年3月),此期故事描繪浩克首次對戰(zhàn)石頭人,班納刻意使用自己設計的伽瑪射線機械變身為浩克。許多早期的綠巨人故事敘述薩敵爾斯·“響雷”·羅斯(Thaddeus "Thunderbolt" Ross)將軍指揮美國陸軍的反浩克(Hulk Buster)營企圖捕捉并殺死浩克。
羅斯的女兒貝蒂(Betty)深愛著班納并指責父親對浩克的追殺。羅斯將軍的親信格倫·塔爾博特(Glenn Talbot)少校也愛著貝蒂,因此在追捕綠巨人與光榮的贏得貝蒂芳心間天人交戰(zhàn)。
里克·瓊斯(Rick Jones)是浩克的好友,一度成為浩克的搭檔。之后另一名名為吉姆·威爾森(Jim Willson)的少年亦與浩克建立起友誼。最初的連載在出版六期后???,最后一期的出版時間是1963年三月。
編劇全出自斯坦李之手,捷克科比為前五期繪制底稿,史蒂夫·迪特科為第六期繪制完稿與上色。緊接著浩克便客串于《神奇四俠》第12期(1963年3月),并成為復仇者的創(chuàng)始成員,短暫的在同名連載漫畫中成為此超級英雄的成員(1963年九月與十一月),隨即在第三期與第五期(1964年一月與五月)再次出現(xiàn)為反派角色。
接著浩克出現(xiàn)在《神奇蜘蛛俠》(The Amazing Spider-Man)第14期(1964年七月)中。在此時浩克的共同創(chuàng)造人捷克科比收到一封自某大學宿舍寄來的信件,信中聲稱浩克已被該宿舍選為正式的代表吉祥物。杰克科比與斯坦李察覺到他們創(chuàng)造出的這個人物在大學生間有廣大的讀者群。
與常.蘭變成的憎惡決斗時,通過擊敗憎惡,來幫助終極戰(zhàn)隊。
能力
能力來源
班納博士原是一名物理學家,在一次意外中受到伽瑪炸彈(Gamma Bomb)放射線污染后變成了名為浩克的憤怒怪物。
在浩克的人物歷史中,不同編劇間對浩克的描繪差異非常大。他曾被描述成笨拙的蠻人誤打誤撞地身陷冒險事件中因此大發(fā)神威,但也曾被塑造成狡詐的陰謀家為了自身利益而四處找麻煩;他的智力有時如同一個完整的集體意識通達高等科技與領(lǐng)導統(tǒng)御,有時又成為容易被誤導利用的毀滅機械。
浩克一開始被描繪成是與布魯斯·班納不同的兩個個體,是內(nèi)心憤怒與弗羅伊德式壓抑情緒的象征;他的憤怒逐漸實體化且發(fā)展出不同于布魯斯·班納的、屬于自己的人格與記憶。后來的故事說明浩克壓抑的情感來自于班納小時候父親的虐待行為。
許多編劇都嘗試過編寫將班納與浩克的人格特性融合的故事;有些版本的化身表現(xiàn)出加入犯罪組織的殘忍心靈,別的版本擁有班納的真實記憶,其中一個版本甚至讓浩克擁有班納的意識而讓浩克的意識存在于班納的身體里。由于編劇比爾·曼特羅(Bill Mantlo)與后來在1980年代的彼得·戴維(Peter David)建立出的逆向連貫,班納由于兒時遭受虐待因而患有多重人格病癥。浩克有許多版本,每個都代表了班納的一部份意識。
浩克也常譯為綠巨人,但此譯名與實際有一定程度的誤差,雖說浩克的皮膚顏色最常見的是綠色,但在漫威漫畫歷史中浩克的皮膚時常改變,不同顏色的膚色代表了此角色不同的人格,但都是指同一個人物。
能力一覽
浩克擁有超人的力量、速度、精力和耐力。他的能力與他的情緒相關(guān),通常是越憤怒越強大。浩克擁有超過100噸力量,全身皮膚可抗物理、冷兵器、子彈射擊和炸彈爆炸等攻擊。浩克也擁有異常發(fā)達的腿部肌肉,可跳躍、跨越很遠距離,也可快速奔跑。他也可以通過拍打雙掌制造沖擊波,威力巨大。
浩克體內(nèi)腺體所分泌的"oxygenated perfluorocarbon emulsion"能增加肺部的壓力、并在各深度的水下呼吸和快速移動。
浩克擁有超強的再生能力,重要器官被破壞或摧毀都能再生。他也對所有疾病、毒藥免疫,可在極端溫度下生存。
看見靈體;有放射線吸收能力;可以變形;有極高心靈控制防御力;有星球級別的跳躍力
綠巨人是神奇漫畫公司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極具戲劇性的人物。他的魅力從60年代一直持續(xù)到了今天,在變數(shù)極大的漫畫界,這無疑算是一個奇跡。
綠巨人1962年首次出現(xiàn)在《神奇綠巨人》的第一集中,執(zhí)筆者是作家斯坦·李(Stan Lee)和漫畫家杰克·科比(Jack Kirby)。漫畫的故事也很有傳奇色彩,布魯斯·班納博士是美國軍方的一位科學家,專職從事新型高能炸彈的研究工作。一場伽馬射線爆炸意外地誘發(fā)了班納體內(nèi)的神秘力量。每當情緒激動時,他就會失去自我意識,變身成為綠色巨人,并且同時擁有超強的破壞力和堅定的意志。由于綠巨人和班納博士的破壞力,他倆時常被軍方和警方追捕。由于綠巨人綠色的皮膚,他成為了神奇漫畫公司標志性的人物之一。
綠巨人這個角色,以及隱藏在其體內(nèi)的能量和氣質(zhì),隱蔽在人物背后的反叛和獨立的精神,早已把綠巨人從單純的漫畫人物提升到精神圖騰的地位了?!熬G巨人精神”不僅一直在深刻影響著美國漫畫業(yè),也在影響著美國人。2003年,PS官方雜志評論綠巨人說“這是個經(jīng)受得住時間考驗的漫畫人物,當之無愧的是美國大眾文化的代表和濃縮”。
綠巨人通常被看做是戰(zhàn)爭的犧牲兒,是暴力的替罪羊,是軍備競賽時期的心里壓抑的外顯。當然,若把這個人物放在冷戰(zhàn)時期,上述推論絕對也成立。70年代的《綠巨人》漫畫就充滿了對越南戰(zhàn)爭的諷刺和挖苦。李安也直言不諱地說“伊拉克戰(zhàn)爭直接影響到他對電影的指導”。
在麥克爾·紐曼(Michael Nyman)擔任編曲的電影《驚濤大冒險》(The Guardian)中,斯蒂芬尼·戴克曼(Stefanie Diekmann)深化了神奇漫畫的主題,他把影片對911恐怖事件的人文思考加入了影片之中。戴克曼解釋說“在所有漫畫英雄中,除了美國上尉(Captain America),綠巨人是最特殊的一個。他受自己內(nèi)心的正義感和憤怒的驅(qū)使,他變成力量和勇猛的化身,他要自己解決所有的問題。和這些相比,其他漫畫中的人物都不值一提”。
當被問及可能要出現(xiàn)的新的冷戰(zhàn)時,習慣于和美國人叫板的委內(nèi)瑞拉總統(tǒng)雨果·查韋斯模棱兩可地回答“現(xiàn)在我們國家進行的社會主義的改革就和綠巨人的變身一樣自然,這是個體內(nèi)在的要求,而非領(lǐng)導人個人意志的主導”。
在這個漫畫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的國度,賴特(Wright)通過1965年《君子》(Esquire magazine)的調(diào)查給綠巨人下了一個定義“大學生們把蜘蛛俠和綠巨人作為他們的精神偶像,那是作為一種反傳統(tǒng)、反主流的精神圖騰出現(xiàn)的。那些激進的學生一樣把搖滾歌手鮑勃·迪倫(Bob Dylan)和切·格瓦拉(Che Guevara)作為革命偶像來崇拜”。
賴特接著闡釋這種反權(quán)威的文化符號“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東西,一是杰瑞·沃克(Jerry Jeff Walker)執(zhí)導的《綠巨人之歌》(The Ballad of the Hulk)的上映,還有一個是1971年9月30號出版的《滾石》雜志的封面,那期的封面是全彩的Herb Trimpe(神奇漫畫公司創(chuàng)造的超級英雄之一)。
這之后,綠巨人的流傳范圍越來越廣,它被當作諷刺元素出現(xiàn)在了流行的動畫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機器肉雞》(Robot Chicken)和《惡搞之家》(Family Guy)中。此外,綠巨人還經(jīng)常被當作比較文化的范本出現(xiàn)在各種評論和新聞中?!?/p>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綠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