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癡》中寫郎玉柱的“癡”:其一,寫郎玉柱在撿拾被風吹走的書卷時踏陷地面,發(fā)現(xiàn)底下是已腐爛的藏糧,于是“益信‘千鐘’之說不妄,讀益力”;其二,寫郎玉柱在書堆中發(fā)現(xiàn)鍍金的飾物小輦車,聽人勸將其獻給道臺,得到道臺回贈的銀子、馬匹,喜,“以為金屋、車馬皆有驗,因益勤苦”。
《書癡》中,郎玉柱邂逅美女的故事也別具魅力:讀書卷將半,“見紗剪美人夾藏其中”,“細視美人,眉目如生;背隱隱有細字云:‘織女’”,“一日,方注目間,美人忽折腰起,坐卷上微笑”,須臾“已盈尺矣”;片刻間“下幾亭亭,宛然絕代之姝”。 郎玉柱的“癡”書生形象變化:織女要郎玉柱離開書本,郎玉柱不情愿,又怕織女生氣離去,于是陽奉陰違,幾經(jīng)反復,直到練琴久了,“隨手應節(jié),不覺鼓舞”,這才真的對書本以外的東西產(chǎn)生興趣,開始丟掉“書癡”的心態(tài),很快他便融入世俗生活與社會。他學會了下棋、擲骰子、彈奏樂器、飲酒、交朋友,“倜儻之名暴著”;縣令史公為得到織女將他關進監(jiān)獄“梏械備加”,他“垂死無一言”,威武不能屈;出獄后他得官,“訪史惡款,籍其家”,然后棄官而歸。 郎玉柱的性格頗具陽剛之氣,是一個鮮亮的書生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