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奏古琴,下圍棋或象棋,書法,國畫即水墨畫1、中國古代推崇正音雅樂,以"清幽平淡"為上,不以繁聲熱鬧為趨。
琴瑟、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韻綿長,如此幽婉清雅的音樂背后是豐厚的文化底蘊(yùn)。
2、下棋講究棋品。弈棋情狀種種,往往表現(xiàn)出棋手的性格修養(yǎng)。宋大臣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圍棋,曰:"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為急。仁則能全,義則能守,禮則能變,智則能兼,信則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幾可以言棋矣。"3、書法是中國古代極為普及的、雅俗共賞的藝術(shù)形式,習(xí)書法能調(diào)神修心、健康長壽。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大都是壽星,唐代寫《九成宮》的歐陽詢,活了85歲;寫《夫子廟堂碑》的虞世南,活了89歲。當(dāng)代書法家上海的蘇局仙、北京的孫墨佛都年逾百歲。
4、文人畫講究全面的文化修養(yǎng),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必須詩、書、畫、印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學(xué)問、思想缺一不可。在題材上多為山水、花鳥以及梅蘭竹菊一類,象征淡泊寧靜的隱逸生活,純正敦厚的君子之風(fēng),清高堅(jiān)貞的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