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IB課程的學生需于兩年內(nèi)完成一篇字數(shù)上限1600字、名為TOK(Theory of Knowledge)也就是知識理論的論文,并于課堂上做一個簡單的口頭報告。
TOK顧名思義是「關于知識的理論」,雖然字數(shù)要求不多,但不少學生會認為其題目較抽象,不知道該從何開始撰寫。
想要在TOK取得高分,必定要包含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及Personal Engagement這兩大元素。
以2019年其中一道TOK的建議題目作為例子,拆解撰寫TOK時,該如何適當?shù)剡\用所需技巧。
題目:“The quality of knowledge is best measured by how many people accept it.” Discuss this claim with reference to two areas of knowledge.
「一項知識重要與否,應該由多少人認識來定奪?!乖囈詢蓚€范疇的知識作為參考去討論這項主張。
1.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以批判性思維分析題目
學生需以獨到的眼光去分析、批判題目,看清楚題目的每一個字詞應該怎樣定義。以上題為例,學生首先要定義,何謂「quality of knowledge」, 該怎樣定義一項知識的質(zhì)素屬高屬低?學生亦需闡述,怎樣判斷一項知識是否多人認識,從此逐步拆解題目。
2. Personal Engagement:例子緊扣日常生活
IB課程非常重視學生的個人參與,同學在撰寫TOK時一定要想清楚怎樣加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才能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理論。
以下是一個學生TOK中引用例子來討論上述題目 :該學生以黑洞理論為題,指出 身邊的父母、朋友或許 只是聽說過「黑洞(Black hole)」這個名詞,但卻并非每個人 對黑洞的理論有認知 。
但黑洞的理論對 物理科學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理論,由對宇宙的形成、到力學的原理都有影響。由此可見 ,一項知識重要與否,并非由多少人認識來定奪。
像以上學生這樣有效地引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例子,去印證TOK中主張的論據(jù),是幫助學生取得高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