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抗日劇中出現(xiàn)的日語都不是亂講的,但相當一部分的語法就不敢恭維了。
那大家最熟悉的《亮劍》,里面都是演員自己說日語,不是配音。但缺點很明顯,那就是 演員不一定會日語,只能硬背。里面那個筱冢少將為什么說話那么慢,因為是死記硬背的快不了,而且說出來的日語真的一言難盡。和真正懂日語的演員一對比,區(qū)別很明顯(比如第二集的宮本參謀、山本在平安縣開會時提問的眼鏡軍官)。這實在是吃力不討好,不如后期配音更方便,演員也不要費力去背不懂的臺詞,觀眾聽得也舒服。當然,如果是真請日本人來演,那觀影感受真的無與倫比。比方說《走向共和》里浩二演的明治天皇,連上京口音都有,實乃良心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