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gurumi一詞來自日語“著ぐるみ”的發(fā)音,意為“把娃娃穿起來”,而最早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迪斯尼樂園一類的主題公園里,公園里米老鼠、唐老鴨等角色就屬于Kigurumi,但是當(dāng)時只屬于一種表演形式,沒有定名。
Kigurumi這種表演形式在日本最初也是作為商業(yè)廣告形式出現(xiàn)的,在街頭,工作人員穿上厚重的服裝,扮演成所需的動物或吉祥物形象進行宣傳。后來出現(xiàn)了以人物形象為主的商業(yè)Kigurumi,這也是現(xiàn)在廣義上的Kigurumi,商業(yè)人型Kirugumi基本也以動漫人物為主,為動漫及相關(guān)制品作宣傳。在日本的許多大的動漫展會上都可以看到Kigurumi的表演。但是Kigurumi與Cosplay又有著很大的不同。第一點就是Kigurumi需要戴面具。這樣就可以Kigurumi可以完全無視扮演者的相貌甚至性別來進行。(好多女性卡通人物Kigurumi的扮演者都是GG哦?。┮驗镵igurumi本意為“穿娃娃”,所以原則上是不會把身體的任何部分暴露出來的(把身體露出來,應(yīng)該和布娃娃開線,里面的棉花跑出來的概念是一樣的),扮演者會貼身穿上一件連體的連著手套襪子和頭套的肉色緊身衣(與其說是肉色,還不如說是肉粉色更合適一些,幾乎沒有任何人類的皮膚能長出這種“肉色”),用以覆蓋住身體充當(dāng)皮膚,有一部分扮演者的緊身衣襪子部分甚至包含有腳趾,完美主義者指的應(yīng)該就是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