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貶義褒義的區(qū)別。
一途,除了這件事,對其他事情都無視。一筋,全心全意專注于這件事。 學術上日語分為九州日語、關西日語、關東日語和八丈語四種方言。還可以細分為十三種方言:屬于九州日語的薩隅方言、肥筑方言、豐日方言,屬于關西日語的中國方言、云伯方言、四國方言、近畿方言、北陸方言,屬于關東日語的東海東山方言、關東方言、內(nèi)陸北海道方言、東北方言和沿岸北海道方言。 日語的起源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現(xiàn)代日本人有近35%繩文人血統(tǒng)、32%彌生人血統(tǒng)和20%漢人血統(tǒng),表明日語來源的復雜性。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把日語劃為“阿爾泰語系”,后來遭到否定。美國人Homer Hulbert(1863—1949)和大野晉(1919—2008)認為日語屬于達羅毗荼語系。 三國時代,漢字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fā)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xiàn)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國語辭典》為例,在日本語的語匯中,和語占36.6%、漢語占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國立研究所對90種雜志用語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得出了和語占36.7%、漢語占47.5%、西洋語占近10%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