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用漢字很多年,但是語法有非常大的不同。
韓語的拼音文字很容易產生歧義,數(shù)量不夠。所以韓國至今仍然沿用漢字。但是漢語和韓語的語法完全不同。韓語屬于黏著語(可以姑且認為是阿爾泰語系,因為韓語和日語的譜系關系還沒確定,因為形態(tài)和阿爾泰語系相近所以這么認為),特點是靠動詞末尾的不同語尾來表達相應的語法意義。而漢語屬于漢藏語系,是一種孤立語,孤立語的意思是缺少形態(tài)變化,語法主要靠語序和虛詞。舉個例子說,就是漢語的“去”,無論“你去”“我去”“昨天去”“明天去”都是這個“去”。而英語法語那些屈折語是要變化的。韓語則是要在去這個動詞后面加上變化的語尾表達不同語法意義。而漢語就是靠加不同的詞來表達。黏著語一般是主賓謂結構,謂語在最后,結尾發(fā)生變化。漢語是主謂賓。但是韓語里有很多漢語的借詞,讀音是由15世紀的漢語傳過去的。所以和漢語發(fā)音比較接近。有些意義相近,有些和現(xiàn)代漢語意思不同。但是,韓語和漢語的語法完全沒有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