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偏差值”,是日本人對于學生智能、學力的一項計算公式值,[(個人成績-平均 成績)÷標準來偏差]×10+50=偏差值,也就是自己的分數(shù) 如 1) 標準偏差=■ 2) 偏差值=■+50 偏差值在50以上,屬于較好成績,有望考上好大學。
日本是春季招生,所以在每年的冬季進行全國高中畢業(yè)生統(tǒng)一考試,各大學在錄取學生時,常常是以這次源考試的標準偏差為標準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作為錄取的重要標準(實際上常常是唯一標準)。因此引發(fā)考生較多不滿知和社會輿論的批評,同時也導致高中教育出現(xiàn)只重分數(shù),不看操行的傾向。出于輿論的壓力,近幾年來,公立學校對這個問題較謹慎,大多不再公開強調,但私立學校特別是各種私立的升學補習班、補道習學校在招收學生時,仍對此非常重視。 偏差值在36以下 ,是很差的學生了,是笨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