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 中國圍棋——煎熬1990年代,中國圍棋只能用兩個字形容:煎熬。
在幾次世界大賽,聶衛(wèi)平功虧一簣拿到亞軍,棋力已呈下滑趨勢;馬曉春在連奪兩個世界冠軍后,卻遭遇了拔地崛起的韓國棋手李昌鎬。1992年,16歲的李昌鎬在第三屆“東洋證券杯”決賽中以3:2戰(zhàn)勝日本超一流巨星林海峰奪冠,創(chuàng)下了世界上最年少奪冠的紀(jì)錄后,就接連在10年間奪得了20多個世界冠軍。自1995年至2005年十年間,中國圍棋僅有俞斌在2000年獲得一項LG杯世界冠軍。1970一代的棋手常昊、羅洗河雖偶爾能奪得一兩次世界冠軍,但都無法撼動李昌鎬的獨霸地位。十幾年,李昌鎬就像中國圍棋的苦手,生生不息地和兩代中國一流高手纏斗,從馬曉春到常昊?!胺昀畈€不勝”像一道宿命捆在中國圍棋的腦袋上,這也間接造成1970一代中國棋手的迷茫。常昊,這個一度在棋壇被稱為神童的棋手,在李昌鎬的壓制下,在世界大賽中獲得六連亞,氣得有棋迷送他外號“常面面”。此時的日本圍棋狀況也令人堪憂,六大超一流高手年事已高,年輕圍棋選手始終頂不上來。韓國圍棋因一個天才少年的橫空出世而在中日韓三國的競爭中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很多專業(yè)棋手都感嘆“石佛”李昌鎬是多年不出的怪胎:很多時候,對手的開局明明很好,中盤也不錯,但到收尾時卻能被李昌鎬硬贏了回來?!斑@就像一場跑步比賽,李昌鎬永遠只贏你一個肩膀?!背T谘胍曋v解圍棋的職業(yè)棋手王元搖著腦袋說,“馬曉春,常昊……他們都被李昌鎬磨的,喪失了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