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差,開采成本高。
一、石油的質量加拿大石油是由大陸板塊西部的油氣經(jīng)過太平洋板塊俯沖壓力,通過不整合面、滲透性砂巖體進入阿爾伯塔境內(nèi)。這些油氣所在的白堊系砂巖體上升,遭到氧化、水洗和生物降解作用,最終形成了高黏度、高雜質的油砂。在加拿大境內(nèi),97%以上的石油皆為油砂,而油砂的密度大、黏度高、含硫高、含氮高、殘?zhí)几?、含金屬量高,造成開采和加工都非常困難,所以即使在全球常規(guī)原油供應緊張,油價一路飆升的情況下,加拿大的原油依然不受國際市場上的歡迎與重視。
二、石油開采難度與高成本目前,加拿大主要是通過露天開采與原位開采兩種途徑開發(fā)油砂,前者是用鏟車、卡車直接從地表淺層挖掘埋藏小于75米的油砂,后者是用鉆井開采埋藏在75-1000米之間的油砂。但是只有18%的加拿大油砂便于露天開采,絕大多數(shù)油砂資源都需要鉆井開采。不管經(jīng)過哪種方式開采,這些油砂都很難被直接運輸與銷售,必須在這之前合成原油,但由于油砂密度高、含硫高、含氮高、含金屬量高,所以必須要先對其進行脫碳和加氫。脫碳加氫又必須經(jīng)過延遲焦化、流化焦化、加氫裂化、加氫處理等高難度技術處理。所以無論采用什么技術,最終的結果都會造成工序增加、人力增加、處理原料增加,開發(fā)成本隨之升高。這兩種開采方式的全周期保本成本分別為每桶90美元、72美元,遠遠高于其他油的成本,因此如果全球原油價格低于70美元的情況下,加拿大石油生產(chǎn)商就得做賠本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