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愛爾蘭是英國人在愛爾蘭島北部的一塊殖民地。
早在12世紀,英國人就不斷入侵對岸的愛爾蘭島,在愛爾蘭島沿海地區(qū)建立殖民統(tǒng)治。
1603年,英國人終于征服了愛爾蘭,從此開始了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tǒng)治。但愛爾蘭人始終沒有向英國人屈服,反抗連綿不斷,特別是19世紀中期的馬鈴薯危機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矛盾。
1916年,愛爾蘭爆發(fā)了規(guī)模巨大的“復活節(jié)起義”,愛爾蘭人的大起義迫使英國人承認了愛爾蘭的自治領地位。不過雖然英國人給予了愛爾蘭人自治地位,但仍然控制著北部六郡,也就是所謂的北愛爾蘭,并未將六郡交給愛爾蘭人管轄。因此英國人在北愛爾蘭根深蒂固,當地是英國人主要的移民地區(qū),當地居民以英國移民為主,這些英國移民不愿意脫離英國,更不愿意并入愛爾蘭。當然,愛爾蘭人并不那么認為,他們認為北愛爾蘭是愛爾蘭領土的一部分,當地的愛爾蘭居民也希望和愛爾蘭合并。愛爾蘭一直試圖收復北愛爾蘭,但愛爾蘭和英國實力相差太大,獲得自治已經實屬不易,不要說收回北愛爾蘭,所以愛爾蘭政府就默認了北愛爾蘭留在英國的事實。二戰(zhàn)后,英國在世界范圍的殖民統(tǒng)治土崩瓦解,英國人徹底衰落,愛爾蘭人認為獨立時機成熟。所以在1949年,愛爾蘭宣布脫離英國獨立,從此和英國再沒有什么關系。不過北愛爾蘭仍然是愛爾蘭和英國之間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是埋在兩國之間的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