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藍帶學校,是一個廚師界的“哈佛”,是全世界烹飪職業(yè)教育的領(lǐng)跑者! 說到藍帶學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Paul Bocuse保羅·博斯勒這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法式美食締造者,于1948年在里昂開了一間名為“藍帶餐廳(Le Cordon Bleu)”的餐廳。
這家僅有一個料理臺、六張餐桌的小餐廳,卻是世界頂級廚師的殿堂。很多餐飲界的大佬都是從這里出發(fā),走向事業(yè)的頂峰。比如—— 讓·喬治·多奈Jean-Georges Doenne 1960年加入藍帶學校,1973年開始在紐約以自己的名字創(chuàng)辦餐廳,2005年來到上海創(chuàng)辦JG Dreamy restaurant,他的菜價在上海一直都是出了名的貴; 阿爾伯特·貝爾奈Albert Belon 1971年進入藍帶學校,1985年之后擔任巴黎老佛爺酒店(Le Palais Royal)的行政主廚,1988年到香港擔任赫本咖啡館(Hepburn’s Coffee House)和羅馬餐廳(Restaurant de Rome)的主廚,后來回到巴黎經(jīng)營阿爾伯特·貝爾奈餐廳(Restaurant Albert Belon),他的菜口味清淡,注重蔬菜在菜肴中的作用; 馬克·艾倫Mark Allen 1975年至1982年間在藍帶學校學習,1999年起擔任華盛頓特區(qū)萊特納酒店(The Ritz-Carlton)的行政總廚,以創(chuàng)新菜式聞名,曾制作出包含巧克力在內(nèi)三種風味的長相奇特的蛋糕,以及用扇貝制造出的魚子醬等等。這些創(chuàng)意不斷的菜肴,讓他的餐廳多次摘得“最佳餐廳”的稱號。 當然,上面這些人的成功還只是藍帶學校的“副產(chǎn)品”而已,這個建校至今已擁有24萬學員的廚房圣地,真正教出來的“嫡系弟子”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想要成為保羅·博斯勒的學生可不容易,申請藍帶學校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面試和挑選,而一旦入學,高昂的費用和苛刻的課程設(shè)置也會讓人望而卻步。不過,能來到這里的人,無一不是懷著對食物最高的敬意。 在藍帶學校,學員不僅要接受理論課程的學習,還需要通過實際操作來學習如何制作菜品。從刀工、翻鍋練習,到腌制、熱菜、面點實操,學員要在一年內(nèi)完成超過500個烹飪作業(yè)。 除了基本的廚藝技能外,學校還會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并幫助他們順利找到工作。對于想創(chuàng)業(yè)的學員,學校也會提供必要的幫助。 對于許多藍帶畢業(yè)生來說,他們的未來似乎從來都不愁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