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最有發(fā)言權了,本人在AFS上語言班的坑里爬出來過兩次。
。。第一次是19年的八月到十月,第二次是今年的二月到五月(疫情原因學校讓我休學)。 兩次都是500學時的,第一次是在阿德萊德,第二次在布里斯班。雖然時長在同一個城市上的,但是感覺兩個學校對學生的要求簡直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底。。。阿德萊德的tafecentre真的是。。。各種奇葩規(guī)定,每天查宿舍次數(shù),周末去海邊都要報備,晚上十點半以后出去買東西也不行,而且每次課后都有小測試,測試不過也要扣分,最后根據(jù)你犯的錯誤來決定是否給你過或者留級。當時同組的中國學生沒有一個過的,全都留下復讀了(當然這些在中國人身上發(fā)生似乎也不足為奇,但在我印象里確實在澳洲上過那么多語言班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然后到了布里斯班,換了校區(qū),情況更加變本加厲。首先日常測試更是頻繁到恐怖,每次上課前五分鐘內必須完成,不過沒有作業(yè)和課堂表現(xiàn)占的比重高,所以即使答的一塌糊涂只要按時按質完成了作業(yè)還是有機會過關的。然后每周二會有周考,難度相當大,據(jù)說這是為了考察學生是否有在認真做作業(yè),如果這題沒有通過也不會給你過。每次考試結束后老師都會把正確答案列出來,你會發(fā)現(xiàn)如果你答的和正確答案差之千里的話肯定是沒分或者有低級錯誤扣分的。至于作業(yè)難度和理解程度完全取決于你的外教,有些人可能性格比較好容易溝通,作業(yè)難度就會相對較小,而有些人就是變態(tài)的鉆牛角尖,每一句答案都要符合語法,稍不留神就紅筆標注,甚至直接零分處理。我的兩次語培經(jīng)歷,只能說幸好我運氣不差遇到了還不錯的外教,才沒有淪為lisa和Tony老師的實驗品。(別問我為什么記得這么清楚,我真的不想回憶)總之在澳洲這種寬進嚴出的教育制度下,如果你語言能力不行,那么就只能自認倒霉,全憑老師好惡來決定了你的去向。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