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廉”字有歧意,在新加坡是沒有什么“官本位”思想的,這里的公務員就是“公共事務人員”(public officer) 而不是“國家公仆”(state servant). 新加坡并沒有像中國這樣從政的“士農(nóng)工商”的等級觀念,沒有那種做了官就榮耀門第的觀念。
所以這里不存在什么“官二代”“權二代”“關系戶”的問題。你就算考上公務員也是從頭來,一切憑能力,沒有靠山。第二,要說新加披政府是否腐敗,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比有過之。舉個例子:李光耀曾經(jīng)說中國的財政收入如果用于民生,人人都可以拿100萬(新幣,下同)。但事實是中國政府的預算還是優(yōu)先發(fā)展軍事,其次才是社會保障和福利。所以李光耀這話其實是在批評他兒子當財長的所作所為——為了發(fā)展經(jīng)濟忽視了社會福利。再比如,建地鐵是個大工程,要挖地,拆遷。新加坡人認為應該走公共交通的建設,盡量少占地,少破壞環(huán)境。所以當初修地鐵的時候政府做了很多妥協(xié),花了相當多的錢和時間。最后地鐵修好了,政府卻只收了地價補償?shù)?0%,另外30%作為城市發(fā)展基金留給市政府建設其他基礎設施。當然這些不是政府腐敗,這都是政府作為一個公共機構,在決策時既要考慮效率也要考慮公平所付出的成本和代價。 再說公務員體系內部。公務員雖然是高薪職業(yè),但稅收很高,個人開銷有很多不能報銷的項目,而且晉升機制很透明。公務員一旦違法或者違規(guī)都要受到嚴懲,比如前段時間有個公務員因為貪25塊錢被判三年監(jiān)禁。所以新加坡的行政成本雖然高,但政府辦事效率高,也值得付出高昂的費用。 第三,既然已經(jīng)說了這么多,再補充一點,就是新加坡雖然公務員隊伍龐大并且擁有較高薪酬,但各種機構卻不是由公務員直接領導。比如警察不直接歸內務部管,醫(yī)院也不歸衛(wèi)生部管。各個機構有自己的董事會,負責招聘,考核和晉升,甚至對政府負責。而公務員只是執(zhí)行者。這種制度保證了各個機構不會像政府一樣出現(xiàn)貪腐問題。